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導致大血管病變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大血管病變主要是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導致機體內部的激素如胰島素、性激素、兒茶酚胺、高血糖素等協調性失衡,過高的血、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血小板功能異常等都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發展。
例如,低胰島素血癥可減低脂質,降低血管壁溶酶體脂肪酶活性而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高血糖的變化、脂肪代謝的紊亂等也使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及血液高凝狀態,微循環血流不暢,細胞獲能減少、缺氧等,直接或間接引起內皮細胞損傷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后,斑塊使原來通暢的血管管徑變窄,導致遠端(足)組織缺血,促使糖尿病足的發生。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王旭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器官并發癥的病理基礎,也常是糖尿病壞疽的直接起因。糖尿病患者在持續高血糖的作用下,體內糖化血紅蛋白合成加快并沉積在微血管壁上,以及免疫復合物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等,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導致微血管管徑縮小,內膜粗糙,體液滲透性增高,血管彈力和收縮力降低,從而使血流通過不暢,血液黏度增高,這導致紅細胞聚集,血小板黏附,尤其是在內皮損傷處,最后是微血栓形成和(或)微血管閉塞,被稱為“血栓性微血管病"。由于微血管血栓形成,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和代謝產物聚集,在末梢神經功能障礙和感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糖尿病壞疽的發生。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原因是什么
神經的營養依靠的是與其并行的滋養血管,它也屬于微血管,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使得滋養神經的微血管狹窄、閉塞,神經營養不良,加上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神經細胞膜的代謝失調發生變性壞死,這就是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率高達60-90%,尤其是病程在10年以上者,幾乎都出現了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的損害。越到肢體遠端血供越差,神經損傷則越重,一旦出現,其感覺和運動均會發生障礙,對外來損傷的防御功能就會下降,很容易導致足外傷,這也是糖尿病足發生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促甲狀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婦血糖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代謝綜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強化血糖監測?
2024-10-22內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42 天女寶寶的正常身高范圍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鈣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會經歷更年期?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