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島素每次換針頭
說到控制血糖,很多糖友首先想到的是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的選擇,很少有人把注射技術與血糖達標聯系起來。事實上,由于注射不規范,導致血糖控制不力的情況非常多見,甚至引發患者對注射胰島素的恐懼。
胰島素是控制血糖的“好藥”,但是胰島素治療效果的體現受到許多環節影響,其中注射技術――包括注射器具和注射方法――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為此,《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首次提出了“三位一體”理念:即注射技術與注射藥物、注射裝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在注射技術的細節方面,中正確的注射技術包括注射部位的選擇和輪換、注射的角度和捏皮膚的手法、最佳的注射針頭長度、合理的器具處理方案等。
第一,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側、手臂外側1/4處和臀部,這些部位利于胰島素吸收且神經分布較少。不同胰島素因起效時間的差異,注射部位應有所選擇。例如:短效胰島素注射部位首選腹部;中效胰島素首選大腿和臀部;預混胰島素及類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選腹部,晚上則首選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生。
第二,由于胰島素是一種生長因子,反復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皮下硬結,降低該部位的胰島素吸收率,進而使得血糖不穩。因此,平時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輪換。注射部位的輪換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間的“大輪換”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小輪換”。“大輪換”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間的輪換注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照左邊一周,右邊一周的方法;另一種是按照左邊一次,右邊一次的方法;而“小輪換”則要求與上次的注射點距離約1手指寬度,盡量避免在一個月內重復使用同一注射點。
第三,為保證將胰島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較長的筆用針頭或胰島素注射器注射時必須捏起皮膚并以45度角注射。大多數成人使用胰島素筆注射時,無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另外,將活塞完全推壓到底后,針頭應在皮膚內停留10秒鐘,先拔出針頭再松開皮褶。
第四,患者在胰島素注射過程中應遵守針頭“一針一換”的原則。否則多次使用會造成針尖鈍化,可能導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出現將針頭留置在體內的意外。
第五,用完的針頭不能隨意丟棄,必須放入加蓋的硬殼容器中,以免造成污染。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有哪些癥狀
2024-10-21懷孕三個半月發育遲緩是何原因
2024-10-21嬰兒飲食如何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葡萄糖酸鈣與五維葡鈣哪種補鈣效果更佳
2024-10-21男童正常發育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2024-10-21將近 20 歲胸部發育不完全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肌肉松弛且體重身高不增長是何因
2024-10-21孩子變聲后生長發育是否真的遲緩?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