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島素過敏怎么治療
1、局部反應
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瘙癢、水泡、硬結,常在注射后2~12小時發生,持續2小時后會逐漸消退。
治療:①注入胰島素要深一些,應達到皮下組織。②經常變換注射部位。③注射部位熱(濕)敷。④應用抗過敏藥。
2、全身反應
表現為面部和口腔黏膜水腫、呼吸困難、哮喘,重者可發生休克,多發生在停用胰島素數月后又恢復使用胰島素的病人。
治療方法有兩種:①、緊急脫敏:將4u正規胰島素溶于40ml生理鹽水中,在稀釋至400ml,即得0.1ml中含0.001U,開始注射0.1ml,如無 反應,每15—30分鐘加倍注射,以至需要量。其過程做好過敏性休克搶救的準備。②、非緊急脫敏:用上述脫敏液從0.001U開始,如無反應,每4小時一 次皮下注射,每次劑量加倍,共4次。第二天亦4次,從0.01U開始,每次劑量加倍。第三天4次,從0.2U開始,每次加倍,以后依此法遞增至需要量。脫 敏后不能中途停用,以免再用后有過敏反應。
若出現浮腫,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后常可自行消失,較重者可更換制劑。其原因可能是胰島素促進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引起水鈉潴溜。
若出現屈光不正,多見于初治患者,表現為視物模糊,遠視。是由于治療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狀體和玻璃體內滲透壓不平衡所至,當血糖控制穩定后,癥狀迅速消失,無需處理。
若出現皮下脂肪萎縮,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并采用室溫胰島素注射,熱敷注射部位和使用高純度的胰島素,可減少發生機會。
胰島素過敏反應產生的機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胰島素制劑中的污染物、延遲劑或胰島素本身引起的免疫應答有關。動物胰島素由于含有雜質蛋白,過 敏反應較人胰島素多見。可能與胰島素本身或制劑中的雜質蛋白有關,由于人胰島素的雜質蛋白含量極低,故后者引起過敏反應可能性小。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有哪些癥狀
2024-10-21懷孕三個半月發育遲緩是何原因
2024-10-21嬰兒飲食如何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葡萄糖酸鈣與五維葡鈣哪種補鈣效果更佳
2024-10-21男童正常發育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2024-10-21將近 20 歲胸部發育不完全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肌肉松弛且體重身高不增長是何因
2024-10-21孩子變聲后生長發育是否真的遲緩?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