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糖尿病足篩查很重要 日常護理需注意6招
調查顯示,全球每30秒就有一條腿因糖尿病足而截肢,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高達9.7%,現有近一億糖尿病患者,其中至少有四千萬糖尿病足患者。臨床中,許多患者已出現下肢發涼、跛行甚至潰瘍久不愈合等,就診時才發現血糖高;而部分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因未覺任何不適,麻痹大意,最終導致糖尿病足;還有部分患者被誤診為缺鈣、關節炎等。我們如何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足?
定期足篩很重要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注不足致微循環障礙而發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是糖尿病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所有糖尿病患者病程超過5年時都必須做糖尿病足篩。定期進行糖尿病足篩,識別處在足潰瘍邊緣狀態的病人,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足,提高足潰瘍治愈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最好方法。
糖友呵護雙足記住以下六點
1、一天查一次
即無病防病,重視足損傷。每天晚上洗腳時,先檢查一遍自己的腳,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重點檢查足底、趾縫間及足部變形部位。檢查內容包括有無各種損傷、擦傷、水皰;皮膚有無干燥、皸裂;足趾足底有無雞眼和胼胝(老繭);皮膚溫度、顏色;趾甲異常足及小腿皮膚有無腫脹、潰瘍、感染;有無濕疹,有無霉菌感染等。
2、穿鞋要舒適
適合糖尿病患者穿的鞋有以下特點:1)厚底平跟;2)鞋頭寬敞:一般是圓頭鞋;3)深度足夠:如運功鞋、休閑皮鞋;4)透氣良好:面料為棉布或軟牛皮為佳;5)鞋里平整:不要花樣復雜、接縫多的拼皮鞋;6)穿脫方便:一腳蹬的無帶款或搭袢式;鞋帶不要太長,以免絆倒。鞋要經常更換,最好兩三雙軟鞋換著穿,避免出汗后鞋里潮濕。穿鞋前,要檢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縫或異物,不要赤腳穿鞋。襪子的面料要天然,如棉襪、羊毛襪,不要穿不透氣的絲襪和尼龍襪。大小要合適,上口不能緊,否則會影響腳的血液循環。接縫不粗糙,最好無接縫。每天更換襪子。
3、泡腳要適度
睡前熱水泡腳可改善足底血液循環,也利于夜眠。但是,泡腳要注意以下原則:1)洗腳水溫要合適:洗腳前要用手或溫度計試一下水溫,宜低于37℃,太燙易造成燙傷;2)泡腳時間要適度:一般泡10分鐘,不要超過15分鐘,而不是一般人常泡的半小時以上;3)洗好要擦干:用淺色毛巾擦腳,這樣容易發現破損后的出血或膿水,不但要擦腳底腳背,腳趾縫也要擦干;4)去足浴店享受足浴時,要特別關照服務員泡腳的水溫不要過高。
4、護膚要仔細
冬季汗液分泌少,皮膚易干裂,所以洗腳后建議使用潤膚霜/油,均勻涂在足底、足背、小腿皮膚上,但不要涂抹于足趾間或潰瘍傷口;涂后適當按摩足部和足底;嚴重的足跟皸裂,可以使用水楊酸乳膏、尿素酯等特殊潤膚霜,超市有售,好多醫院也可以配藥。
5、運動要適當
1)堅持規律運動:可加速血液循環,促進雙足皮膚營養;2)運動時間宜早晚餐后;3)運動形式要舒緩:散步、慢跑、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跳舞等;4)運動時間要適中:餐后活動30-45分鐘即可,不要超過1小時;5)運動量要適當:特別是老年患者,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運動過度過劇,腳壓力過大,反而不利。
6、傷口處理要及時
如果腳不慎受傷或磨破、裂開,小傷口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清水或鹽水清洗后輕輕拭干;用酒精消毒后,醫用紗布覆蓋;每天更換敷料。如果傷口在1-2天內沒有好轉跡象,或局部出現紅、熱、腫等表現,即使感覺不到任何疼痛,實際上已經發生了感染,應立即去醫院找醫生協助處理。
總之,“糖尿病足”是可以預防的。只要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等代謝指標,平時注意足的日常保健,冬季就不會出現“老爛腳”。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有哪些癥狀
2024-10-21懷孕三個半月發育遲緩是何原因
2024-10-21嬰兒飲食如何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葡萄糖酸鈣與五維葡鈣哪種補鈣效果更佳
2024-10-21男童正常發育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2024-10-21將近 20 歲胸部發育不完全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肌肉松弛且體重身高不增長是何因
2024-10-21孩子變聲后生長發育是否真的遲緩?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