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糖藥需遠離五誤區 用藥需隨季節調整
降糖藥在服用時有很多講究,相信糖友都知道的。不過,這些服用降糖藥的講究是否真的正確呢?在這里,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下降糖藥究竟應該如何選購和服用吧。
服用降糖藥的誤區
拿果汁送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藥物的時候有很多的誤區存在,注意不要拿果汁送服藥物,孩子怕吃藥,覺得苦。所以,我喜歡用果汁、牛奶給他送藥,既可以抵消苦味,又能補充營養和水分,可謂一舉多得?!痹诓稍L中,不少讀者如是說。殊不知,果汁、牛奶、豆漿、茶水等,雖然都是液態,卻可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臨床藥理學家已確認,近50種藥物會與果汁發生反應。服藥最好用溫白水,以保證藥效和用藥安全。
犯懶躺著吃。很多的人在吃藥的時候不愛動,就直接躺著吃藥了,這樣就有可能會導致藥物不能及時的送服到胃部,不能及時的消化吸收,不少人還有躺著吃藥的習慣。這種姿勢很可能使部分藥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粘附在食道壁上,不但影響藥物吸收,還會刺激食管,引起食道發炎,甚至潰瘍。醫生在臨床中通過X光觀察,發現躺著服藥的人由于大多數只喝一口水送服藥物,因此有60%的藥物到不了胃里,而粘附在食管壁上。而一些站著服藥、且用60毫升—100毫升水送服藥的人,5秒鐘左右藥便可以到達胃中。
服藥跟飯點。很多的人在理解飯前和飯后都有一定的誤區,很多人簡單地把“飯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其實,但凡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飯后”了。注明飯前(或空腹)服用,是由于食物會影響藥物吸收。注明飯后或餐時服用,多是因為此類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減輕這種不適,或其中含有的脂類物質能促進藥物吸收。一般飯前指的是在飯前半小時至1小時,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后。服藥頻率多為一天一次至一天三次,老百姓常把“一日三次”簡單地等同于跟著三頓飯走。其實,一天服藥幾次,多長時間服一次,是藥學家根據24小時內血液中藥物濃度的變化規律制訂出來的。徐燕俠指出,如果服藥為“一日三次”,應每隔8小時服一次;若一日兩次,應每隔12小時服一次??紤]到多數人的作息習慣,一日三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點,下午2—3點,晚上10點;一日兩次則應該安排在早上7點和晚上7點。
總是不忌口。糖尿病患者應該學會忌口,如果平時飲食不當的話,會加重病情,油鹽醬醋糖等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劑,也會影響藥物作用。補鐵時,要少吃油、不吃油炸食品、糕點等。因為油脂會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胃腸道對鐵的吸收。服用降壓藥、抗心絞痛藥時,忌吃含鹽高的食品。苦味健胃藥、助消化藥,和甜食“犯沖”。醋是酸性調料,最忌與堿性藥物同服,如達喜等抗胃酸類藥物。醬油里含有豐富的金屬離子,容易和四環素等抗生素結合,形成不易被胃腸吸收的結合物。服用大多數藥物時,都不要喝酒,調味料酒也一樣。酒會引起血管擴張,與利血平等降壓藥同用,易造成低血壓,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
藥片掰開吃。有些藥物可能覺得很大,就會掰開吃,但是藥物掰開之后會影響藥效的發揮。有些人覺得藥片大難以下咽,就自作主張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實際上,看似相同的藥片發揮藥效的時間和部位大有區別?!叭绻幤芯忈?、控釋、腸溶等標示,一定要整片服用,不能掰開?!北热缫恍╅L效的控釋藥物,其有效成分會在腸胃里慢慢釋放,這樣會使體內藥物濃度更平穩,藥物作用也更持久。
糖友用藥應該隨季應變
對于糖友來說,夏天是一年四季中,血糖最平穩、最好降的時間,被稱之為糖尿病病友的黃金季節。主要因為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戶外運動量增加,能量消耗增加,再加上天熱導致食欲不振等因素,所以服用比其他季節較少的藥量就能達到滿意的降糖效果。此外,由于出汗增多,血管擴張,血壓也不同程度下降。尤其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彈性下降,如果喝水少血容量不足,更容易在體位改變時出現頭暈迷糊的低血壓癥狀。一成不變的治療模式是僵化的,隨“季”應變靈活增減藥物才是正道。
1、靈活增減藥物劑量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治療目的,一般來說,血壓控制在140/90mmHg,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高峰血糖小于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0%。年輕人要更嚴格些,老年人可適當放寬。圍繞這個目標,根據血糖血壓變化,靈活增減藥物劑量。每個人血壓、血糖管理目標不同,調整藥物劑量時要頭腦清楚,注意監測血糖和血壓變化是否始終保持達標,發現有藥物減量后升高趨勢,就保持藥量觀察或者增加藥量,動態調整。切勿為了痛快,一減到底。
2、及時監測
不能根據一次血壓血糖正常就減藥。要連續監測幾天,才有把握。很多患者是憑感覺來調藥的,比如用頭暈來評估血壓高低,用口渴來評估血糖高低,這是極不科學的做法。感覺是具有蒙蔽性的,是逐漸耐受的。
3、根據醫生指導用藥
藥物作用機理不同,作用持續時間也不同,有的藥物持續時間幾個小時,減量后當天就能體現效果,但也有的藥物作用可持續24小時以上,減量后的效果在幾日后才能完全體現出來。因此,病友要多和醫生溝通,了解自己服用藥物的持續時間,哪些藥是可以減的,哪些藥物是不能動的。同時醫生會提醒您減藥速度,以及減藥過程中的觀察指標,有的放矢地進行適合病情的藥物調整。
(責任編輯:徐穎欣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有哪些癥狀
2024-10-21懷孕三個半月發育遲緩是何原因
2024-10-21嬰兒飲食如何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葡萄糖酸鈣與五維葡鈣哪種補鈣效果更佳
2024-10-21男童正常發育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2024-10-21將近 20 歲胸部發育不完全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肌肉松弛且體重身高不增長是何因
2024-10-21孩子變聲后生長發育是否真的遲緩?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