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別抵抗胰島素 注射胰島素不上癮
島素是控制糖尿病發病的一個手段,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卻對胰島素十分抗拒,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個胰島素到底該不該打,怎么打才最有效。
糖尿病患者到底該不該打胰島素?
中國的糖尿病人,很抵觸打胰島素,他們覺得這是治療無效,病情加重的標志,這個誤會卻耽誤了糖尿病的最好治療時機。一般來說,如果已經同時服用了2種降糖藥后,血糖還是控制不住的話,就到了用胰島素的時候了,再往后拖延,胰島素的降糖效果也會受影響。
2013年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經明確有建議:對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在較大劑量,多種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仍>7%,就應該開始使用基礎胰島素了。但在我國,降糖藥療效不佳后開始起始基礎胰島素治療的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往往已經達到10%,高出指南建議的7%很多了。
研究發現,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時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越高,之前降糖藥的服用種類越多,或者劑量越大,用胰島素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達標難度就更大,血糖就很難控制。這就提示,當降糖藥治療療效不佳時,胰島素治療的時機是:糖化血紅蛋白最好不要超過8%,同時,口服降糖藥的種類最好不超過2種,當已經服用3種口服降糖藥,仍舊療效欠佳時,再開始胰島素治療,最終的效果不如在2種降糖藥療效不佳時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效果。
另一個問題是,開始胰島素治療后,胰島素的劑量調整要及時,現在發現,從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后的6個月內,胰島素劑量的增加平均只有1~2個單位,這也是中國的糖尿病人胰島素治療后,病情仍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正確打胰島素?
1、腹部是優先選擇的部位。胰島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側、腹部、大腿前外側和臀部外上1/4處。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組織有利于胰島素吸收,神經末梢分布得較少,注射不舒適感也相對較少。其中腹部是胰島素注射優先選擇的部位。
2、注射部位要輪換。胰島素本身是一種生長因子,反復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層增生而產生硬結和脂肪肉瘤,導致吸收率降低,所以要經常輪換注射部位,采用對稱部位輪換的方法注射。
3、胰島素不同注射時間有異。常規胰島素需在餐前注射,使用速效胰島素不需提前注射,但注射后必須馬上進食,避免低血糖。短效胰島素可遵醫囑在餐后注射。中長效胰島素可保持夜間血糖平穩,避免黎明前高血糖,應在睡前注射。
4、注射技巧。胰島素筆是一種先進注射裝置,在臨床上廣為應用。為保證胰島素注射至皮下,如果使用8毫米的針頭,就必須捏皮,且不能過早地松開皮褶。注射時不捏皮可能 造成肌肉注射的風險。注射時需45°快速進針,緩慢注射藥物,然后拔出針頭。而如果患者使用的是5毫米的針頭,則應該垂直進針,不用捏皮。
胰島素并不會上癮
除了覺得胰島素對糖尿病治療無效,還有一個讓糖友抵制胰島素的理由就是胰島素上癮。那么打胰島素真的上癮嗎?
糖尿病病人要不要一輩子打胰島素治療,要視糖尿病的類型和病情而定。要做出判斷,首先要進行胰島功能(即血胰島素、C肽水平)和胰島細胞自身抗體(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酪氨酸磷酸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等)測定、精氨酸試驗,甚至家族糖尿病基因篩查等檢查,以明確所患的糖尿病是什么類型的。
對于由于自身免疫破壞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的胰島功能絕對缺乏的1型糖尿病,確實需要長期胰島素治療,這種類型多見于25歲之前發病、體型消瘦、多次發生酮癥或酮癥酸中毒的年輕糖尿病患者。對于他們,由于自己的胰島B細胞幾乎完全遭到損傷,注射外源性胰島素是維持體內血糖穩定和代謝平衡的必要方法。因此,應堅持終身打胰島素。當然,現在注射胰島素的技術也在進步,除了皮下注射之外,還可以用胰島素泵的方法,特別是學齡期的兒童。 但是,所幸我們中國人中,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僅10%左右。
對于臨床上最多見的2型糖尿病,由于其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即體內脂肪、肌肉、肝臟等靶細胞太“懶”,對胰島素的反應差)和或胰島素相對不足所致。同時,由于近幾十年咱們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吃的東西油水增多、而交通越來越發達,開車族越來越多,小孩子在校內、校外的運動量也不夠,造成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變成主流;這樣不但成人發病的糖尿病多是2型,即使18歲之前發病的青少年,如果發病前就是小胖子的話,也有可能不是1型而是2型糖尿病。這種病人,除了在剛發病初的強化降糖治療期和一些急性期(如感染、創傷、手術、酮癥等急性并發癥發生時)需要用胰島素治療外,一般仍以口服降糖藥物為主,特別是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性的胰島素增敏劑如二甲雙胍、吡格列酮、二肽基肽酶抑制劑等。因為對這種病人長期注射胰島素,不但由于抵抗起不到良好的降糖作用,還會因為胰島素的促脂肪合成作用越打越胖而加重胰島素抵抗、需要增加胰島素劑量,形成注射-長胖-加量-更胖-加量的惡性循環。當然,2型糖尿病患者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上述嚴重感染、腦卒中、心肌梗塞、外傷、手術等應激情況,還有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癥時,就需要短期注射胰島素強化控制血糖,以幫助病人安全度過應激期,過后再逐步胰島素減量,過渡回口服藥物治療。
糖尿病病人對于醫生給您的打胰島素的建議可以坦然接受,因為這一陣要打胰島素并不意味著就得一輩子打胰島素,打胰島素并不像注射毒品一樣會“上癮”。反而,如果在糖尿病發病早期及時打胰島素,讓自己的胰島B細胞“休息”,倒有利于保護您的胰島功能,促進它們修復。這樣,過幾個月后再吃口服降糖藥,會獲得更好的療效。
(責任編輯:徐穎欣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