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危害大 該如何防治
糖尿病腎病屬于糖尿病的一種并發癥疾病,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危害患者腎臟健康,嚴重了會奪走患者的生命。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方法。
糖尿病腎病癥狀有什么?
腎功能衰竭:糖尿病一旦出現腎臟損害,病人普遍有氮質血癥引起的胃腸反應,在數年之內可發展到終末期腎功能衰竭。
蛋白尿: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第一個標志性癥狀。由早期的微量蛋白尿、間歇性蛋白尿發展到后期持續性蛋白尿,直至出現腎臟器質性改變。
水腫:糖尿病腎病早期一般沒有水腫,少數病人在血漿蛋白降低前,可有輕度水腫。一旦患者出現明顯的全身浮腫,則糖尿病腎病的病情呈持續進展狀態。
高血壓:在有腎病綜合征時病人伴有高血壓,此高血壓大多為中度,少數為重度。高血壓的出現加速了糖尿病性腎病患者腎功能的惡化。
腎病綜合征:嚴重的腎小球硬化可出現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水腫等典型腎病綜合征表現,常伴有血壓升高和肌酐清除率降低。
貧血:貧血為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可能與糖尿病腎病患者長期限制蛋白飲食、發生氮質血癥有關。
糖尿病腎病的危害有哪些?
1、腎小球硬化癥也是該病造成的。對糖尿病人而言,比較特殊的腎臟病變為“腎小球硬化癥”,腎臟中有數以萬計的腎小球,掌管尿液的過濾。如果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腎小球發生硬化現象,這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處理會導致尿毒癥的發生。
2、膀胱炎、腎盂炎、泌尿系統病變都是糖尿病腎病造成的危害。糖尿病人容易發生慢性并發癥的部位由腎一直到膀胱,容易發生膀胱炎。尤其是對于女性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3、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導致患者的膀胱無力,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通常在得糖尿病期間延長,尤其是糖尿病控制不好的病人,由于局部神經的障礙,使得控制膀胱收縮的肌肉作用失靈。膀胱無力,往往使得尿液無法排除干凈,而產生尿液貯留,細菌則容易在貯留于膀胱的尿液中繁殖,以致造成膀胱炎。
如何防治腎臟損害呢?
首先對整體人群而言即改變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將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各種因素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主要措施有:減少熱量攝入,養成“三低一高”的飲食習慣,即低鹽、低糖、低脂、高纖維,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五谷雜糧,米面不要吃得太精,盡可能多攝入必要氨基酸,在低蛋白膳食時,熱量供給必須充足,以維持正常生理需要。可以選擇一些含熱量高而蛋白質含量低的主食類食物,像土豆、藕粉、粉絲、芋頭、白薯、山藥、南瓜、菱角粉、荸薺粉等,膳食總熱量達到標準范圍,保證供需平衡。
糖尿病腎病飲食終末期腎病常合并脂代謝障礙,仍要堅持低脂肪的攝入。橄欖油、花生油中含有較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也可以作為能量的來源。終末期腎病患者限制食鹽可以有效防止并發癥的進展。但是如果同時伴有嘔吐、腹瀉時,不應再過分限制鈉鹽,甚至還需補充。
其次對尚未出現腎臟損害的糖尿病人群進行的非選擇性預防,包括控制血糖,盡可能保持血壓正常,避免使用可能損傷腎臟的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物、抗生素、造影劑及所謂治療“糖尿病”的祖傳秘方等。定期檢測,評估有無腎臟損害。
對于已出現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盡早到腎科就診,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是多途徑的綜合治療,包括血糖強化治療、血壓控制、血脂調節、預防心血管疾病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及時地控制腎臟病病情,修復受損的腎臟功能,阻止腎臟纖維化的進程。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就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以0.5 g/(kg·d)-0.8 g/(kg·d)標準體重為宜。對已經有大量蛋白尿、水腫和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采取限量保質的原則,以每日0.6 g/kg標準體重為宜,在限制范圍內提高優質蛋白的比例。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