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影響身心健康 防治需注意生活細節
糖尿病這種很難治療的疾病患上會給患者的身心帶來極大的傷害,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如果白天也是如此,也許就是糖尿病導致的。那么,白天犯困是糖尿病征兆嗎?日常應該如何預防呢?
糖尿病對身體危害大
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除動脈硬化、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及老年性白內障外,糖尿病視網膜病與糖尿病性白內障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現。輕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視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這也是屬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現。
引起糖代謝嚴重紊亂: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酮體大量產生,組織未及氧化,肺及腎也未及時調節排出酮體,血酮濃度明顯增高,出現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癥昏迷,病死率極高,需緊急救治。
會對神經有一定的影響: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最常見。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表現為四肢末稍麻木、灼熱感或冰冷刺痛,重者的糖尿病患者輾轉反側,徹夜不眠;植物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可表現為排汗異常,腹脹、便秘或腹瀉,站立位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尿不盡或尿失禁。
白天犯困或是糖尿病征兆
研究發現,日間嗜睡和抑郁癥、肥胖或新陳代謝等因素具有極為緊密的聯系。在患有糖尿病的被調查者中,出現日間嗜睡的可能是其他人的近兩倍。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會引起體力減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氧化應激反應減退,引起嗜睡。此外,當糖尿病發展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時,也會出現嗜睡。
日間嗜睡癥狀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75歲以上的老年人當中更為常見。年輕人常常是因為睡眠不足或精神抑郁,老年人則多由疾病所致,應盡快到醫院檢查。白天嗜睡癥不排除因熬夜、勞累過渡引起的,但如果常年如此,就應多加注意,即便沒有患上糖尿病,血糖也有可能高于正常值。
日常如何預防糖尿病?
在現在疾病來說,最常見的疾病就是糖尿病疾病,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會患有的,所欲對于糖尿病來說,我們一定要預防,不管是什么樣的疾病,只要我們平時鍛煉身體都會增強體質的,那么,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1、經常運動:保持運動對于1型糖尿病的預防至關重要,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絕對有益。1型糖尿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胰島素抵抗,就是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無法正常利用,而運動恰好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
2、控制血壓:通過運動和飲食來實現減肥,特別要關注腹部脂肪,因為腹部減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壓,這與糖尿病病情發展密切相關。
3、控制體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來越多,糖尿病開始“瞄上”青少年,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為了有效預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體重降下來,使體重接近正常。
4、控制鹽量: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癥狀之一。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和肥胖,多吃鹽會使血壓升高,不利于高血壓的防治,故必須限鹽。少吃鹽可以減少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性。
5、飲食療法:經常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人是1型糖尿病的青睞對象。為了預防糖尿病,飲食必須控制,要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素飲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糧。
6、定期血糖檢查:有肥胖或超重、血壓與血脂有點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風險者,30歲以后每三年測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歲以后每三年測一次血糖。這樣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發展成為糖尿病。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