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更易患抑郁癥 出現這4個癥狀需當心
糖尿病目前還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尚無根治辦法。糖尿病病因較多,治療時間長,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規范自己的生活,預防糖尿病。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糖尿病的病因及其預防方法:
糖友易發抑郁癥
處于糖尿病前期或未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癥的幾率較低,但正在接受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癥的幾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0% 。最新論文點出了糖尿病和抑郁癥的復雜關系:抑郁的人可能比常人更容易患Ⅱ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癥的幾率也比常人高。
在三年時間里,研究人員以五千多名非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分別計算出了有抑郁癥狀人群和無抑郁癥狀人群中糖尿病發病的幾率。結果發現,在關于抑郁的調查問卷中得分每高5分,患Ⅱ型糖尿病的幾率就高出1.1倍。之后,他們又以四千多名無抑郁癥狀的患者為對象,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發現:處于糖尿病前期或未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癥的幾率較低,但正在接受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癥的幾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0% 。
出現四個癥狀需當心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抑郁癥,但是任何疾病都是有一定先兆的,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癥有什么先兆呢?
1、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礙
據了解,抑郁病人的軀體癥狀中,睡眠障礙占98%,疲乏83%。特別是睡到半夜就醒來,或者比平時早醒2、3個小時,醒后難以再入睡,腦子里盡想些不愉快和絕望的事,比如以后會得糖尿病并發癥,眼睛會瞎,腳會爛等等,這是較為典型的抑郁表現。
2、 血糖老是降不下來
人的情緒受大腦邊緣系統的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同時又調節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的功能。當人處在緊張、激動、焦慮、 恐懼或受驚嚇等不良情緒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抑制胰島素的分泌。
3、 記憶力減退,學習、工作能力下降明顯
有 研究指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 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記憶力下降以為是年紀大的關系,其實很有可能是抑郁的表現。
4、情緒低落,經常自責
情緒低落是抑郁最明顯的癥狀,特別是情緒低落早晨加重、傍晚減輕的情況,更要引起糖友們的注意。在情緒低落的基礎上,患者還可能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經常自責,覺得自己患了糖尿病對家庭沒貢獻,拖累家人等等。
如何預防抑郁癥?
上述我們了解到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癥的一些癥狀,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抑郁癥呢?
首先,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心態是萬事的良好開始。糖友要從容面對生活,對于患病的事實坦然接受,內心的焦慮自然會減輕。
其次,可以向他人傾訴。向別人傾訴是緩解壓力的好辦法。不要把問題藏在心里,把問題告訴家人、朋友,他人的安慰、疏導有助于消除各種消極的情緒反應。
再者,可以使用運動減壓。運動對糖尿病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運動還可以緩解心理壓力,對糖友身心健康很有幫助。要注意轉移注意力,不要整天糾結于疾病本身,而要把注意力轉移到疾病治療上。多培養興趣愛好。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改善心理問題,增加自信。
最后,可以多參加社會活動。糖友可以參與到糖尿病俱樂部、糖尿病日等一些社會活動中,在這些社會活動中患者可以學到控制疾病的方法,得到相關指導,并且可以和患友互相傾訴。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