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患者更易得糖尿病 預防需注意這些
打鼾俗稱打呼嚕,常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睡眠呼吸暫停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系密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這兩者有什么聯系。
打鼾患者更易得糖尿病
來自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報告數據顯示:睡眠呼吸障礙患者得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以上,有58%的睡眠呼吸障礙患者患有糖尿??;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大于40%,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同時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而且,睡眠呼吸暫停程度越嚴重,患糖尿病的概率越大。打鼾之所以成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可能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睡覺時出現呼吸暫停,讓人感到喘不上氣,容易被“憋醒”,結果導致整晚一直處于入睡和“憋醒”的交替過程中,有時多達數百次,這時人體的交感神經也跟著興奮起來,血糖就會隨之升高,長期如此,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或使原有的糖尿病惡化;
2、人體的代謝過程必須有氧氣參加,而人體本身氧的儲備很少,必須不斷從空氣中獲取。頻繁的睡眠呼吸暫停,導致呼吸氣體交換不足,就會出現間歇性低氧血癥,低氧可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3、引起人體內分泌調節紊亂、全身炎癥反應和脂肪代謝失常,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和肥胖,誘發糖尿?。?/p>
4、長期睡眠時間不足和睡眠質量下降,也會干擾胰島素的分泌和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打鼾”必須早治療
正是因為打鼾與糖尿病之間的“親密關系”,近日,國際糖尿病聯盟以及我國的相關機構發出的專家共識就指出,經常打鼾的人一定要做常規的糖尿病篩查。但生活中,很多人對此缺乏重視,從而引發了糖尿病或使病情加重。因此,打鼾必須早發現、早治療。
日常如何預防打鼾?
首先,要禁煙忌酒。過量吸煙能會嚴重損傷鼻粘膜和呼吸道粘膜,減少肺泡中的氧氣交換,嚴重降低血氧分壓,誘發肺氣腫,加重打呼嚕的癥狀;如果長期飲用過量的白酒,特別是高度的烈性酒或劣質酒,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肝臟,脂肪代謝能力便會大大降低,引起膽固醇增高、血管硬化和脂肪沉積,使人變得肥胖,打呼嚕的癥狀便會加重。因此,禁煙忌酒可有效防止打呼嚕的發生。
其次,可以放低枕頭。將枕頭調節到適合的高度,以免由于枕頭過高而導致呼吸受阻的現象,建議選擇軟點、有彈性的枕頭,以利于呼吸通暢。
再者,要控制飲食。常打呼嚕者,每天的進食應要做到定時定量,切不可暴飲暴食。要盡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要以米面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為主,禁食大魚大肉。在平日里清淡的飲食,能減少體內鈉離子及其所吸附的水分,達到緩解打呼嚕的目的。
最好側臥而眠。打呼嚕較輕的患者,在睡覺時,要注意調整自己睡眠的姿勢或睡覺的體位。如改仰臥姿勢為側臥姿勢,特別是右側臥位姿勢最為適宜,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咽喉部阻塞,防止舌根后墜,有利于呼吸順暢,緩減打呼嚕的癥狀。此外,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枕頭高度要適中,不要頭枕過高的枕頭,因為枕頭太高,會使我們的喉嚨與氣管形成“死角”,阻礙正常呼吸與通氣。
有打呼嚕習慣的人要平時加強體育鍛煉,特別是可以適當的進行登山、跑步及打球等運動,特別是那些較為肥胖的人群,因為他們的咽喉部位較正常人肥厚、軟腭也比正常人肥大許多、而咽腔卻相對正常人狹小。肥胖者在睡眠時,他們咽喉部的肌肉松弛、軟腭因肥胖多肉而塌陷、使氣道不暢、呼吸受阻,從而導致了他們“鼾聲如雷”。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減輕體重,增大他們的肺活量,激活他們的肺部功能,從而有效的緩解他們打呼嚕的發生。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過度勞累,否則,會更加重打呼嚕的癥狀發生。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肥胖且食多易餓哆嗦,血糖甲狀腺正常咋
2024-10-21孩子舅舅患糖尿病,母親無病,孩子患病
2024-10-21促甲狀腺素高對生育有何影響能生孩子嗎
2024-10-21寶寶不喝奶是否會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請幫我解讀一下內分泌檢查結果
2024-10-21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肥胖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虛弱能否恢復健康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對寶寶發育產生影響?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