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藥效果越來越差 這樣可保持降糖藥的有效性
糖尿病的治療,口服降糖藥依然是主流,但不少糖友發現,開始服藥時,血糖控制很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降糖藥的效果越來越差,不少糖友因此病急亂投醫,反而造成了更嚴重的不良后果。那么這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
口服降糖藥效果越來越差?
目前的口服降糖藥,尤其是磺脲類降糖藥,常會出現長期用藥后效果變差的情況。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關研究發現,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期偏高而對機體造成影響,以及磺脲類降糖藥的長期刺激,會導致胰島的敏感性降低(即“胰島素抵抗”),從而會使胰島素的分泌逐漸下降。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胰島素的分泌功能會呈現進行性衰退的趨勢。因此,對于直接依賴胰島β細胞功能起作用的磺脲類降糖藥,促使胰島素分泌的反應便會越來越差,這就造成了口服降糖藥效果越來越差的常見現象。
此外,還有一類患者屬于“繼發性無效”,即患者服用磺脲類降糖藥初期(數月至數年),血糖能夠得到滿意控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便越來越差,即使加至最大劑量,血糖仍然得不到理想控制。引起繼發性無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飲食控制不嚴,運動太少,經常腹瀉導致藥物吸收不良,藥物使用方法不當,存在應激因素(如感染等),或同時使用對胰島素有拮抗作用的藥物(如激素、利尿劑、避孕藥),等等。這類情況不屬于真正的磺脲類降糖藥無效,消除這些干擾因素之后,效果便可以變得明顯。
怎樣保持降糖藥的有效性?
延緩或避免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越來越差,最有效的辦法,是患者必須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把血糖長期控制在理想水平,從而延緩胰島功能的衰竭。此外,以下3種情況,不僅難以保證降糖藥治療的有效性,而且對患者的危害也很大,必須提高警惕。
1、有些患者一再延誤診斷,當查出已患糖尿病時,胰島功能已經衰竭;
2、有些患者自恃無癥狀而不治療,最終導致胰島功能衰竭,從而使口服降糖藥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治療作用;
3、也有些患者雖然連續服藥數年,但其間從不監測血糖,最后并發癥出來了,一查血糖卻很高,這才知道所用的藥物對病情早已沒有效果。這一現象充分提醒糖尿病患者,切勿以為用藥后就能萬事大吉,而必須堅持定期檢查血糖。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兒童靜脈血檢驗肌酸激酶和葡萄糖偏高是
2024-10-21兩歲孩子身高 80 體重 20 是否
2024-10-212 月女嬰頭頂雞蛋大小水腫是何原因
2024-10-21孕期患上糖尿病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內分泌失調導致排卵期出血時間長怎么辦
2024-10-21懷孕期間血糖偏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1牛奶中能否添加葡萄糖?
2024-10-21五歲孩子喝葡萄糖酸鈣的合適劑量是多少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