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區別
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屬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的頑疾,而平時不斷監測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防控糖尿病的主要依據。那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個更重要?回答是:兩者都重要。
首先,作為糖尿病的診斷,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的臨床表現,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爾/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爾,升,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如果沒有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證實達到上述標準,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其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兩者只能相互補充而不能相互替代,只有這樣,才能顯著減少高血糖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進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那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究竟都意味著什么?
1、空腹血糖,指在隔夜空腹(未進食,但飲水除外)8-10小時后,于次日早上餐前的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過高一定是糖尿病。空腹血糖,受飲食等外界的刺激因素影響較小,可以比較準確的反映出胰島β細胞功能。如果空腹血糖過高,超過 ≥7.0 mmol/L,可以診斷是糖尿病。對于已經接受了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來說,也能反映出晚上所用藥物對血糖的控制情況,以便調節用藥。
但是,空腹血糖也有不足之處,它容易遺漏一些處于糖尿病臨界值的患者,也就是糖前期患者。有研究顯示,只通過空腹血糖檢查篩查糖尿病,可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和70.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漏診。那么,這種情況,就需要借助餐后血糖進一步診斷了。
2、餐后血糖,指進食后某個時間點的單次血糖,臨床上常用餐后2小時血糖。而且餐后血糖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餐后血糖彌補空腹血糖的不足。對糖前期患者來說,其基礎胰島素分泌可能剛好可以滿足空腹狀態下的糖代謝需要,所以空腹血糖常顯示正常。
但由于糖前期患者不能分泌足夠多的胰島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往往不足,所以進餐后,現有的胰島素無法快速調節血糖平衡,導致餐后血糖升高。
綜上所述,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都要兩手抓,缺一不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只有將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都控制好了,才能更好的保護血管結構及功能,進而降低心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病風險。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肥胖且食多易餓哆嗦,血糖甲狀腺正常咋
2024-10-21孩子舅舅患糖尿病,母親無病,孩子患病
2024-10-21促甲狀腺素高對生育有何影響能生孩子嗎
2024-10-21寶寶不喝奶是否會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請幫我解讀一下內分泌檢查結果
2024-10-21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肥胖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虛弱能否恢復健康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對寶寶發育產生影響?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