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出現這些癥狀提醒糖尿病足要來了 再不注意可能要截肢
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控制的話會引起并發癥,尤其是以糖尿病足最危險,會導致患者的腳部瘙癢難忍甚至出現潰爛,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提前發現癥狀及早進行控制。
糖尿病足的癥狀有哪些?
1、皮膚會瘙癢
糖尿病足早期足部的神經會出現病變,下肢會發生動脈硬化,從而導致足部缺血,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的感覺,患者的下肢以及足部的皮膚會非常的干燥、水腫,皮膚會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泡、色素沉著等。
2、指端發涼
在糖尿病足的早期會出現肢端發涼,感覺遲鈍等,這主要是因為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導致足部的神經出現了病變和血管的病變,血管腔也會變得狹窄,下肢以及足部的供血不足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這種癥狀。如果持續的時間長了會發展為雙足襪套式的麻木,非常難受,總感覺腳底下踩了棉絮一般,抬高下肢的時候腳部會發白,下垂的時候會呈現紫紅色。
3、下肢的疼痛
糖尿病足患者除了會出現雙足麻木的情況,少數的患者還會出現燒灼樣、針刺樣的疼痛感,尤其是到了晚上或者遇熱的時候加重,年弱的老年人會出現嚴重的肢體缺血甚至不能走路。
4、腳趾的關節變形
因為肢端營養不良、肌肉發生萎縮、屈肌會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的平衡,導致骨頭下陷,從而引起肩關節的彎曲,造成雞爪指弓形足等足部的畸形,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指甲的變形和增厚,或者指甲出現脫落、肌肉的萎縮、肌張力等。
5、下肢的水腫
糖尿病足早期可能會出現下肢水腫的癥狀,主要是因為下肢體已經失去了交感神經的支配,引起了末梢血管的擴張,動靜脈的分流也會形成,血流量大量的增加,從而導致雙下肢的靜脈淤血,引起下肢的水腫。另外也因為神經營養障礙也會增加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導致腳腫。糖尿病的神經病變也會引起水腫,并且會伴有疼痛,肢體麻木等癥狀。
6、足部容易感染
在糖尿病早期由于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會破壞皮膚軟組織,造成了細菌的侵入,從而會導致白細胞反應的效率降低,皮膚會出現破損或者水泡,特別容易引起感染。
溫馨提示:一旦發現出現了以上癥狀應該及時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
(責任編輯:劉志玲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肥胖且食多易餓哆嗦,血糖甲狀腺正常咋
2024-10-21孩子舅舅患糖尿病,母親無病,孩子患病
2024-10-21促甲狀腺素高對生育有何影響能生孩子嗎
2024-10-21寶寶不喝奶是否會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請幫我解讀一下內分泌檢查結果
2024-10-21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肥胖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虛弱能否恢復健康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對寶寶發育產生影響?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