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正常后就無需控制飲食嗎?如何控制飲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血糖控制正常后還需要控制飲食嗎?畢竟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非常的嚴格,很大程度的影響了一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容易使人變得煩躁,對美食的欲望也越來越大。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血糖控制正常之后,到底需不需要控制飲食。
血糖控制正常之后需不需要控制飲食呢?
答案是肯定的,血糖控制正常之后必須要進行飲食控制。血糖控制正常之后不再需要進行飲食控制,這顯然是一個誤區。因為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它是需要終身控制血糖的疾病。所以血糖控制正常,一定要輔助以飲食控制,不然就容易造成血糖的升高的反反復復,反而會出現患者患上并發癥等嚴重的后果。所以為了自身的健康,免受并發癥的侵襲,一定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控制飲食。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控制飲食呢?
1、限制高糖食物的攝入
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飲食,最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糖類的攝入,尤其是高糖食物的攝入。像一些糕點、餅干、飲料等含糖類比較多的食物一定要不要吃,這是必須進行嚴格把控的。
2、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也要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檢查一種食物是否能夠吃的時候,最為依照的標準就是升糖指數。升糖指數是在這種食物進入人體之后導致血糖升高的情況,如果升糖指數高,說明食物進入人體之后,會使血糖快速的升高,所以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也是糖尿病患者必須進行嚴格把控的食物。
3、少食多餐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其實最為嚴格的也是控制熱量的攝入,一定要保持食物的熱量恒定。既要保證身體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需求,也要使攝入的熱量不超過一定的限度,從而對血糖升高沒有影響。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設定一個熱量范圍,在熱量范圍內安排自己的飲食。
4、避免營養不良
雖然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但是并不要求糖尿病患者過苦行僧的生活,有些糖尿病患者對自己的飲食過于的嚴苛,導致身體出現流失蛋白質的情況,或者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使身體急劇的消瘦,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吃什么食物,什么時候不該吃,再保證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對血糖的控制。
血糖控制穩定之后照常的應該進行飲食控制,這是必須要做到的事。只有將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和治療等相結合,才能夠使患者一直保持健康,避免并發癥的侵襲。
(責任編輯:羅敏效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病吃藥后多久能緩解癥狀
2024-10-21得了甲亢會導致皮膚變黑嗎
2024-10-21甲亢病治療期間越來越胖是咋回事
2024-10-21甲亢病會不會引起腹瀉的出現
2024-10-21甲減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甲減會不會導致面部浮腫
2024-10-21甲減患者適合吃牛肉嗎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停止發育
2024-10-20
熱門文章
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空腹血糖6.0正常嗎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