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想血糖穩定,一定要改掉這5種壞習慣!
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下會加重糖尿病,影響脂肪及糖分代謝,甚至會誘發多種并發癥,比如腎病、心血管和眼病等。其實生活中只要用心就能幫助控制血糖,患者必須改變不良的壞行為。
改變哪些壞行為可降低血糖?
1、吸煙和熬夜
總是吸煙的話會升高血壓以及血糖加重了病情。香煙里面含有的煙堿促進了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了機體代謝率,加快了糖原異生以及肝糖元的分解,同時也會抑制大量的胰島素釋放,不能讓身體上的其他器官及組織利用糖分,從而升高了血糖。另外總是熬夜或者睡眠不足會打破生物鐘,紊亂了糖分代謝,加重了糖尿病癥狀,必須要保持規律的作息以及充足的睡眠。
2、飲食從來不忌口
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禁止吃某些食物,尤其是要遠離高糖分以及高脂肪的食物,控制食物的總攝入量。另外要減少在外吃飯的次數,幾乎所有餐館里面的飯菜都屬于高油高糖分的,會影響到血糖的控制水平。若是必須在外就餐的話盡量多選擇清淡的蔬菜。
3、情緒不穩定
因為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活動以及飲食,時間久了會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尤其是長時間處于焦慮以及緊張狀態是會增加對胰島素的需求量。當人們處于安靜或者愉悅狀態下能減少尿糖以及降低血糖。情緒影響了血糖的控制,情緒波動過大會導致酮癥酸中毒。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樹立能戰勝疾病的信心。
4、從來不檢測血糖
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為害怕疼痛或者怕花錢而從來不去醫院檢測血糖,這樣不利于病情掌握。患者必須定期去醫院做血糖監測,也可以自行購買血糖儀以及試紙。另外患者不能盲目的停藥或者解藥,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服用藥物。
5、過度的重視疾病
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非常的重視疾病,一天測量血糖會高達30次以上,甚至嚴格控制飲食量,或者盲目的追求所謂的特效藥以及國外昂貴藥物,久而久之會加重病情,甚至會導致抑郁癥。其實糖尿病并不可怕,患者要正視疾病,只要調整好飲食結構,保持科學規律的運動即可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
溫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不能盲目的減少喝水量,每天至少要保證有2000毫升的水分攝入,尤其是早晨醒來后喝一杯水能夠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出現腦血管疾病
(責任編輯:吳曉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病吃藥后多久能緩解癥狀
2024-10-21得了甲亢會導致皮膚變黑嗎
2024-10-21甲亢病治療期間越來越胖是咋回事
2024-10-21甲亢病會不會引起腹瀉的出現
2024-10-21甲減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甲減會不會導致面部浮腫
2024-10-21甲減患者適合吃牛肉嗎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停止發育
2024-10-20
熱門文章
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空腹血糖6.0正常嗎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