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中醫治療
目前,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眾多,對于不同的患者來說,其并發癥并不相同,有的表現為一種或多種,所以在治療時也不盡一樣。除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外,常見的并發癥還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足、糖尿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口腔疾病、糖尿病皮膚病等。由于糖尿病引起人體內脂質代謝紊亂,造成脂肪在肝臟的過多沉積,常并發脂肪肝。特別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發病率更高。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在中醫學歸入“消渴”、“痰飲”病癥治療。中醫認為消渴病陰虛燥熱,損傷胃陰,耗損脾氣,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健,又因飲食不節,痰濕內生,聚于脅下變生痰飲之疾。痰飲阻滯肝經,肝失疏瀉條達,肝氣郁結;患病日久,還可傷及肝腎。故臨床上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大致可分為痰濕郁阻、肝郁脾虛和肝腎陰虛3種證型。
痰濕郁阻型 證見脅下脹痛,氣短胸悶,肢體困重,倦怠乏力等,苔薄白或膩,舌體胖,脈弦滑。治以健脾化濕,滌痰散結,方以四君子湯合溫膽湯加減,藥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枳實、竹茹等。痰濕阻礙氣血運行,致瘀者加鱉甲、丹參、穿山甲等,濕熱蘊結加茵陳、虎仗清熱利濕。
肝郁脾虛型 證見肝區隱痛不適,頭暈乏力,面色萎黃,腹脹便溏,情志不暢時癥狀加重,舌紅,苔薄膩,脈沉細或弦細。治以疏肝健脾,方用逍遙散加減,藥用白術、當歸、柴胡、白芍加茯苓、澤瀉、生黃芪、山楂、內金等,脾虛泄瀉者可加扁豆、蒼術等。
肝腎陰虛型 證見脅肋隱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物不清,舌紅,苔薄黃,脈沉細。治以補益肝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藥用熟地、山藥、澤瀉、首烏、決明子、菟絲子等。臨床常出現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等證候,應隨癥靈活加減。
更多糖尿病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狀腺結節能否使用散結靈膠囊?
2024-10-27長期服左甲狀腺素鈉片,血糖異常是糖尿
2024-10-27血糖 101 能服用降糖藥嗎?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甲亢的好醫院
2024-10-27市中區治療甲狀腺結節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小孩預測身高 1.45 米,醫院建議
2024-10-27朋友推薦的藥品不知對我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7產后想盡快減重恢復身材可以嗎?
2024-10-27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