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大且肥胖的人要謹防糖尿病
多年來,醫學界一直致力于對糖尿病的研究,因為一旦患上“糖尿病”,人體的麻煩隨其而至,因為免疫功能減弱,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結核所引起的各種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
通常沒有確診糖尿病的人群,一般都不會主動監測血糖,那么,假如不測血糖,怎么知道是不是存在高危因素呢?我們總結了以下幾條供大家參考。
誘發糖尿病的四大高危因素
第一,年齡是糖尿病發病的高危因素
不管是否有遺傳背景,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因素,高齡的人一定比低齡的人容易得糖尿病。由于發病年齡的提前,以往強調45歲,現在40歲以上的人都要警惕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每年體檢的時候應注意自己空腹血糖。
第二,遺傳背景
凡是有糖尿病家族背景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最新的調查發現,父母為糖尿病患者,子女更容易患糖尿病,而兄弟姐妹中已經有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風險更高。因此對糖尿病家族史的了解非常重要。除此以外,本次調查統計還發現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或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幾率也比無家族史高,但沒有糖尿病家族風險大,所以凡是有這幾種疾病家族史者的后代,較易得糖尿病。
第三,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風險大
如果僅為四肢發達,腹部并不胖還好,因為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不易發生胰島素抵抗。而四肢不胖,只肚子胖的,為腹型肥胖,診斷標準為男性腰圍大于90cm,女性腰圍大于85cm。除上述因素,已有高血壓,血壓高于140/90mmHg,或者空腹甘油三酯水平高,或者在妊娠期間有高血糖,或者有生8斤以上孩子的婦女均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險因素。
第四,心血管病人伴隨糖尿病風險高
前幾年歐洲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心臟病的高血糖的調查,在已經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中測定血糖,發現2/3有高血糖,其中一半已經是糖尿病,另一半是糖尿病前期,提示糖尿病與冠心病的關系是冠心病患者中伴隨1/3糖尿病,1/3糖尿病前期。基于這個結果,中國也進行了調查,結果完全相同。在此基礎上,神經疾病科、腦血管疾病科也作過調查,發現了相似結果,也就是說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2/3到達了高血糖狀態,高血糖程度不同,約有一半達到糖尿病。因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伴隨率非常高。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