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泳璋三甲·主治醫師·腎內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為什么高血壓會導致腎損害?
正常腎臟結構是由腎實質(腎皮質和腎髓質)和腎盂組成,腎皮質部分是由腎小球和腎小管構成,腎小球是由毛細血管襻組成,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看作為一個個血管球,這些血管球對血壓的變化非常敏感。隨著血壓的升高,腎小球內表現出“三高”(指腎小球內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
腎小球內高壓力,其可漏出一些正常壓力下不會漏出的物質,如某些蛋白成分等。如果高血壓持續存在,腎小球的結構會隨之發生變化,長期血壓升高同時也會使腎小管和腎間質受損。
因此,如果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就會逐漸損害腎功能,甚至發展為尿毒癥。
黃泳璋三甲·主治醫師·腎內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為什么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會發生高血壓?
腎臟病引起高血壓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腎素;二是水鈉潴留。
腎臟是人體分泌腎素的唯一器官。腎素的主要作用是收縮血管、升高血壓。正常人腎臟分泌的腎素“恰到好處”,能維持血壓處于正常水平。當腎臟出現病變時,腎素的分泌增多,使全身小動脈痙攣,導致小動脈阻力增加,高血壓接踵而至。
人體的水和鈉通過腎臟排泄,腎臟發生病變后,水、鈉排泄障礙,導致血容量增加,除了表現為水腫外,血容量過多的另一個后果就是血壓升高。腎臟病也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之一。
黃泳璋三甲·主治醫師·腎內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高血壓患者發現腎損傷怎么破?
高血壓腎病的進展分為4個階段:
1.腎損害前期:無臨床癥狀,尿中可出現微量的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2.腎小管功能異常期:夜尿增多、尿比重低、尿滲透壓降低,而肌酐清除率保持正常;
3.腎小球功能異常期:臨床以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為特征,大多數為輕到中度蛋白尿(+到++)
4.腎功能不全期:氮質血癥、血肌酐升高。
大多數早期高血壓腎病患者并沒有特異性的癥狀,只有在進行尿液檢查時才可能被發現。當出現夜尿增多、尿檢可見輕度蛋白尿、隱血、少量紅細胞或管型時需要提高警惕,除此之外,高血壓腎病的患者還會伴有眼底改變、心臟和腦血管的并發癥,需要患者特別關注。
黃泳璋三甲·主治醫師·腎內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早期發現高血壓引致的腎損傷該怎么做?
觀察排尿情況,6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夜尿次數若超過3次/晚,很可能出現了腎小管功能受損,同時留意是否有泡沫尿或尿液顏色是否變化;
定期體檢,檢查項目包括: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還有腎功能等,一般建議3—6個月檢查一次。
黃泳璋三甲·主治醫師·腎內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慢性腎臟病患者如何“Hold住”血壓?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常見的并發癥,控制好血壓不僅能夠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Hold 住”血壓要做到以下幾點:
從有效延緩腎損害進展角度出發,尿蛋白<1 g/天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降壓目標為130/80 mmHg ;尿蛋白>1 g/天 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降壓目標為125/75 mmHg 。
減輕體重,控制體重指數,BMI數值最好控制在24以下;
保持清淡,每天鈉鹽的攝入低于5克,甚至控制于3g以下;
做好鈣鹽和鉀鹽管理,對于尿毒癥患者或尿量減少的患者,應控制鉀的攝入,監測血鉀,防止高鉀血癥;
減少脂肪攝入;
對于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水分的攝入控制很關鍵,若出現水腫或者尿量減少的情況,水分的攝入要根據近段時間的尿量和水腫情況而定。
不飲酒或限制飲酒,戒煙。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建議劇烈運動,運動提倡慢跑和步行。
黃泳璋三甲·主治醫師·腎內科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專家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擅長急、慢性腎衰竭的診治,以及腎小球疾病、泌尿系統感染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