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心態惹人厭 學會跨越人際交往的誤區
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理如不克服,會磨損人的獨特個性。
1、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理如不克服,會磨損人的獨特個性。
2、怯懦心理:
主要見于涉世不深、閱歷較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卻不敢表達出來。這種心理別人也能觀察出來,結果對自己產生看法,不愿成為好朋友。
3、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辦事,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目光審視對方,無端猜疑,捕風捉影,說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辦事,卻又向其他人打聽朋友辦事時說了些什么,結果影響了朋友之間的關系。
4、逆反心理:
有些人總愛與別人抬杠,以說明自己標新立異,對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說好,我就認為壞;你說對,我就說它錯,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反感。
5、作戲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當作逢場作戲,朝秦暮楚,見異思遷,處處應付,愛吹牛,愛說漂亮話,與某人見過一面,就會說與某人交往有多深。這種人與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沒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6、貪財心理:
有的人認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為了“互相利用”,見到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過河拆橋”。這種貪圖財利,沾別人光的不良心理,會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損害。
7、冷漠心理:
有些人對各種事情只要與己無關,就冷漠看待,不聞不問,或者錯誤地認為言語尖刻、態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別人不敢接近自己,從而失去一些朋友。
在人際交往中,不論關系多么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一來可以使彼此獲得心理自由和感到舒服自在:二來,可以使彼此感到對方美好,相互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加融洽和諧。自然的法則,淡淡的花香,味更長久。
學會跨越人際交往的誤區最重要:
保持距離
一般來說,朋友之間,心里距離小時好事。可是,物極必反,真的親密無間了,也會令人感到不舒服。這是因為,在人際之間,每個人都要求獨占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就像大氣泡似的包圍著一個人,如果距離太近,便不能滿足彼此對人際氣泡的要求,人沒有擠在一起,人際氣泡就先感到擁擠了。
在人際交往中,不論關系多么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一來可以使彼此獲得心理自由和感到舒服自在,可以使彼此感到對方美好,相互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加融洽和諧。自然的法則,淡淡的花香,味更長久。
開放自我
人際交往分個別交往領域和一般交往領域。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對別人開放的少一些,也許無可厚非,但如果在個人交往的領域也用一般的交往領域的方式,就會走進自我封閉過渡的人際誤區。不用擔心開放自己會讓別人看穿你,因為只有別人對你有所了解,才容易產生親近感,才愿意與你較深的交往。反之,你一點也不讓別人了解你,別人對你一點把握也沒有,感覺你像深深的黑洞般難以猜測,那么,還有誰敢靠近你哪?
人是需要朋友的。然而,不撥響自己的琴弦,哪會有知音?只有先開放自我,朋友才能靠近你。
防止轉移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外面受了氣,轉來轉去把氣撒到孩子,和寵物身上,這在心理學上叫轉移作用。
人的潛意識里常常會這樣,自己對某一對象的惱怒或喜愛感情,由于某種原因無法直接對對象表達或發泄,而把它轉移到較為安全或較為大家接受的替代性對象身上。轉移的若是喜愛還好,若是惱怒,人際沖突就在所難免。因此,在人際交往中,首先,要防止自己遷怒于人;其次,如果別人遷怒于你,給與理解和寬容。
接納他人
有的人讓人感覺傲氣十足,總是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形象,把朋友緣分錯過。
其實,這是他潛意識里排斥他人的心理作怪,也許是因為自卑造成,明明是自己沒有接納別人,卻把心態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是自己不被人所接納,以至人際關系出現麻煩。智慧的選擇是,在人際關系中,學會接納他人。
換位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中心意識的誤區,就是一切從自我出發,不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陷入了自我意識誤區的人非常容易情緒化,而情緒化會妨礙人的理智,妨礙人清醒地認識問題以及妨礙人們相互理解。可以說,許多人際之間的障礙是源于自我中心意識。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