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有夢游癥 家長應該如何做?
夢游癥俗稱“迷癥”,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來進行活動,而后又睡下,醒后對睡眠期間的活動一無所知,通常發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時。夢游癥多發生在小兒期(6~12歲),有的持續數年,進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兒期,偶有夢游癥的比例為15%,頻繁發生的比率為1%~6%,常同時伴有遺尿癥或夜驚。
夢游癥原因很多,具體有如下三點:
一是心理社會因素:如日常生活規律紊亂,環境壓力,焦慮不安及恐懼情緒;家庭關系不和,親子關系欠佳,學習緊張及考試成績不佳等,與夢游癥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二是睡眠過深:由于夢游癥常常發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種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過度勞累、連續幾天熬夜、睡前服用安眠藥物等,均可誘發夢游癥的發生。
三是遺傳因素:調查表明,夢游癥的患者有此家族史的較多,且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說明該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四是發育因素:因該病多發生于兒童期,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停止,表明夢游癥可能與大腦皮質的發育延遲有關。
夢游顯然是一種變異的意識狀態。患者與周圍環境失去了聯系,患者似乎生活在一個私人的世界里。關于夢游的主要診斷依據可參考如下:
1、常發生在入睡后的1.5~3小時內,有時可1周發作幾次。
2、睡眠中起身下床,徘徊數分鐘。
3、夢游中目光和面部表情呆板;對呼喚有反應,但呆板遲鈍。
4、很難在現場使其清醒。無論是當時或次晨清醒,夢游經歷全部遺忘。
5、如強行喚醒,有短暫的意識恍惚和定向障礙,但無失常行為及異常精神活動。與夜驚有明顯差異。
6、可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軀體疾病原因。
半數以上夢游的孩子有家庭遺傳史,且其大腦發育有生理性延遲現象。但是夢游多發生在半夜的深睡眠階段,故一些可使睡眠加深的現象,如白天玩得過于疲勞,連續幾夜睡眠不足。臨睡前家長不要嚴厲責罰孩子,避免學習負擔過重造成心理壓力,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專家建議,若孩子出現夢游癥,家長可以這樣做。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調整學習計劃,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的緊張狀態,注意早睡早起,鍛煉身體,使睡眠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二是注意睡眠環境的控制。睡前關好門窗,收藏好各種危險物品,以免夢游發作時外出走失,或引起傷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三是注意保護性醫療制度。不在孩子面前談論其病情的嚴重性及其夢游經過,以免增加患兒的緊張、焦慮及恐懼情緒。孩子發生夢游時。不要驚醒他,以免受到刺激。
小孩夢游不會有后遺癥,家長不必擔心其對小孩以后的身體或心理有影響,故無須緊張。
(責任編輯:彭碧霞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