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暴恐事件引發消極情緒 5招教你自我調節
3月1日晚,昆明暴恐襲擊事件震驚全國,這次事件距今雖然已是第三天了,可是每當人們談起的時候仍然心有余悸。這次的恐怖襲擊除了造成29人死亡,過百人受傷外,還造成一些我們看不見的傷害——心理創傷。特別是這次事件中的目擊者以及死傷者的家屬,會使他們心理產生一些負面消極的情緒,到底該如何走出這次事件帶來的陰影呢?我們應該在生活上及時緩解這種心理的負面情緒以及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現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種負面情緒的表現癥狀以及介紹幾種自我調節心理情緒的方法。
案例一:
晚間21時20分許,王宇和父母在昆明火車站站前廣場準備回老家哈爾濱。突然,遠處出現一群人,手里拿著五六十厘米長的西瓜刀,見人就砍。現場一片騷亂,人們開始四散逃命。不幸的是王宇的母親被椅子絆倒,他親眼看見兇手一刀扎到母親的喉嚨。當他在醫院里看見母親的尸首不僅沒哭沒鬧,反而神情恍惚、呆滯地走向太平間。
案例二:
59歲的云南楚雄農民熊文光和妻子陳桂珍要去浙江打工,買了2日早上6點半的火車票。為節省花費,他們打算頭天晚上在昆明火車站臨時候車室過夜。這樣一個決定,竟讓夫妻陰陽兩隔。死者熊文光的妻子陳桂珍一邊哽咽著一邊重復地說:“那些人為什么要這樣心狠?”期間她的手一直在抖,神情已有些麻木,看不出到底傷心還是憤怒。
案例三:
譚先生是在昆明暴恐事件中死里逃生的,當他談起這件事時依然驚魂未定。他原本21時來到火車站接朋友,因為手機沒電,去旁邊的商店充電而逃過一劫。當他聽到人們的哭聲回頭看時,歹徒已經向售票廳里沖去。“七八個人舉著刀,不管老的小的,見人就砍。”在講述過程中譚先生眼神空洞,驚悸未散。
調節方法
發泄法:
你可以找一個空曠的地方,盡全力大聲地吼1到2分鐘,將心里消極的情緒全部喊出來,然后慢慢平復自己的心情,一邊慢走,一邊聽一些比較柔和、抒情的音樂,這樣你就會覺得心里舒服多了。
傾訴法:
你可以將自己心中的不滿、負面的想法、感受、困惑毫無保留地向家人或好朋友傾訴,這樣你會覺得你的心里像放下一塊大石,感覺十分輕松,同時你也能得到解脫。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轉移法:
轉移注重力,盡可能躲開導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腦里往往形成一個較強的興奮灶。回避了相關的外部刺激,可以使這個興奮灶讓位給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興奮灶。興奮中央轉移了,也就擺脫了心理困境。
變通法:
變惡性刺激為良性刺激,酸葡萄與甜檸檬效應。心理學上又叫合理化。就是通過找一些理由為自己開脫,以減輕痛苦,緩解緊張,使內心獲得平衡的辦法。弗洛伊德指出,常見的合理化有兩種:一是希望達到的目的沒有達到,心理便否定該目的的價值或意義,俗稱酸葡萄效應。二是未達到預定的期望或目標,便提高目前現狀的價值或意義,俗稱甜檸檬效應,如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檸檬,就說檸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惱。心理調適可借用某種“合理化”的理由來解釋事實,變惡性刺激為良性刺激。
轉換法:
換個角度看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因為并不是任何來自客觀現實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的方面。同一客觀現實或情境,假如從一角度來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假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發現的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體驗轉化為積極情緒體驗,走出心理困境。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