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稱支持女兒早戀 早戀四大心理特點教家長如何對待
《超級演說家2》是內地當紅的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而李詠作為其中一名導師,在節目中談到早戀問題時,他表示支持女兒早戀,這個答案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確,在國內,大部分父母對于孩子的早戀問題是持反對態度的。他們認為,早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對于孩子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可是現在,大部分的中學生,甚至是小學生都存在早戀問題。那到底這些早戀的青少年心理是怎樣的呢?父母是否應該竭力阻止呢?那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青少年早戀的原因
早戀的孩子大多缺乏家庭關愛
心理學研究發現,早戀的孩子中大多缺乏家庭的關愛,比如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關系不和睦,父母不能給孩子足夠的關注等,如果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成長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早戀。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孩子早戀是有象征意義的,早戀意味著過早的成熟和走進社會,意味著在家庭以外尋找在家庭中滿足不了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有一個溫馨的家,有足夠關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孩子躲在安樂窩里享受還來不及,就不太容易過早到家庭以外去尋求溫暖。
二、青少年早戀類型
1、愛慕型
即青少年之間由于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根據愛慕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就是因為愛慕對方的能力專長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的優秀品性而產生的早戀。
2、好奇型
即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發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青少年由于生理發育和性成熟,很容易產生性沖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系。
3、模仿型
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4、從眾型
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處的同年齡群體。
5、愉悅型
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6、補償性
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
7、逆反型
即由于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干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系發展。
8、病理型
即由于病理原因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在當代社會,由于營養過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遺傳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體早熟,身體外觀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變態心理。這些都會誘發青少年的早戀現象。
三、青少年早戀的四個心理特點
1、朦朧性
早戀的青少年對于早戀關系的發展結局并不明確。他們主要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但是對未來組建家庭、如何處理戀愛關系和學業關系、如何區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2、矛盾性
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內心也充滿了矛盾,既想接觸又怕被人發現,早戀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變異性
早戀關系是一種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感情關系。青少年之間一對一的早戀關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4、差異性
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在行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十分隱蔽,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來傳遞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報公開,在許多場合出 雙人對,嚴然像一對情侶。在關系程度上,大多數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動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隱秘的感情,從人際關系來看,還沒有超出正常的關系。有的 則關系發展的很深,除了談論感情以外,甚至發生性關系。在年齡喜好上,女孩兒喜歡比自己年齡大的、比較成熟的男性。在年齡相當時,多半是女孩兒采取主動。 男孩兒喜歡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孩兒,在交往中體現自己的陽剛之氣。
四、家長應如何對待
1、進行正確的人生觀的引導。
愛情永遠是文學的主題,但是人的一生并不全是愛情,它涉及人生的理想和抱負。人生觀將來也是選擇心儀對象的重要標準。如果我們強化了正確人生觀的指導,就有可能抑制由性需要帶來的可能不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然而,人生觀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它不是臨渴掘井能奏效的。也就是說,早戀問題的教育遠在它發生之前。
2、教會孩子識別他人,特別是識別異性的方法。
人說初戀是美妙的,是少男少女的游戲。在孩子們眼里,初戀的對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對異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真實。因此教給孩子如何擺脫微妙情緒的影響去識別異性,并鼓勵他們結交更多的異性,有助于辨識異性和把握自己。這方面的教育似以社會見聞和小說故事為好。
3、認識社會,認識婚姻。
由于言情小說和影視的煽情,孩子們往往對真實的社會和婚姻欠缺了解。如果帶著有早戀傾向的孩子去觀察親友的家庭,到辦理離婚手續的民政事務處去了解現實的婚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一起討論,也許大部分孩子就從綺麗的夢幻里脫身而出了。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從內心深處,而不是僅從行為表現去看的話,早戀對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長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壓會帶來嚴重后果。在對待孩子早戀的問題上,導遠比堵更為重要。徐正言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