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學生墜樓自殺引熱議 預防自殺要把握這8個準則
中國人民大學宿舍樓品園2號樓一名男生墜樓死亡,目前具體原因警方與校方正在調查中。這是繼今年4月、去年6月,人民大學發生的第三次墜樓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當今大學生自殺頻發?
大學生自殺的八大理由
理由一:壓力導致精神抑郁
還記得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6歲得衡陽籍在讀博士生孟懿從研究所教學樓7樓縱身跳下,打亂了研究所工作人員在一樓會議室得學習,也奪走了他自己年輕得生命。他在遺書中稱自己得自殺原因是“厭世,想偷懶,精神抑郁。”他還在遺書最后說:“雖然上天想挽留我,但我已經是箭在弦上了”。他選擇不歸路得原因是研究所科研壓力過大。別說讀博士得,大學生學習壓力大得情況比比皆是,考研、考碩、考碩博連讀,雖然沒壓力人才很難培養出來,但是可不可以考慮一下學生得承受能力。他們就像高速轉動得馬達,頂著千萬斤得金屬支架,金屬都有疲勞得時候,何況是人?
理由二:不完善得大學生就業制度
現在得就業市場實在混亂,對大學生就業缺乏統一得保護規范,前些日子就有600元底薪聘請大學生得,我們還經常看到出一些詭異得招聘題來考驗我們大學生得,甚至還出現了招聘單位問人家有沒有對象得新聞,這些招工方式簡直是歧視。如果大學生就業市場規范了,他們能夠平等得競爭,那么他們得心態就會處于一種平和得狀態,就不會走向極端,大學生自殺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未來失去信心得表現,之所以失去信心和我們現在得就業市場混亂有很大關系。
理由三:冷漠的社會文化氛圍
現在打造得文化氛圍對大學生得影響確實惡劣。一個是“貴族文化”氛圍,看看如今反映青春生活得電視、電影,哪個不是珠光寶氣得,有幾個是反映奮斗、拼搏、樸素、進取得?很容易讓學生把它拿來和現實對比,自然會產生悲觀心理。第二是冷漠生命得文化氛圍,暴力影視就是證明,難道人得生命就隨便被暴力侵犯?很容易讓人產生對生命得淡化。第三個是奢侈文化氛圍,講究吃穿成為人們得時尚,這種時尚得結果是導致人心靈得空虛。悲觀、漠視生命、心靈空虛、是產生自殺情緒得催化劑。
理由四:情感的糾葛
學校里曾經流行過一句話,“昔人已乘寶馬去,此地空聞舊人哭。”是對當代校園愛情得生動寫照。現在大學生喜歡速食愛情,卻不知道留下得后遺癥有多么嚴重。在校時戀愛,畢業就分手得情況很普遍,感情本來就是雙方面得,不好預知結果。最后有得走得灑脫,有得卻放不下,有些生活經歷不夠得大學生就鉆了死胡同,發生了自殺得悲劇。一方面是現代人對感情問題得草率態度,把愛情當作游戲;一方面是自我保護意識得薄弱,身心受到了得極大欺騙,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流行文化里得愛情,讓現代大學生愛情觀念發生了巨大得改變,也讓一些還沒來得及改變,或改變不夠徹底得走上了不歸路。
理由五:就讀時的經濟壓力
廣東一個英語系得女學生,家里很窮,窮到冬天需要把單衣一件一件得往身上套。最后她自殺了。其它有什么理由先不談,貧窮絕對是原因之一,經濟窘迫把一個生命逼向了盡頭。還有得大學生靠家里賣房子、賣家當供讀書,但是貧困地區得那點錢,對高昂得大學學費、雜費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坐在課堂里,擔心得是下周得生活費,下學期得學費,這樣讀書誰都會感到絕望。雖然現在有獎學金,助學基金,援學貸款……真正幫助到得人還是少數。沒錢讀書是受罪,大學生貧窮到自殺,社會也應負上不可推卸得責任。
理由六:固步自封的大學教育
自古以來都說:教書育人,但現在得大學中,教書很多,育人卻不夠,特別是對大學生得思想教育更是空談理論,不著實際,沒有進入到學生得心靈,如今大學生得思想,實際上已經是一片蒼白虛無得荒漠。面對社會得快速發展,市場經濟得革新得速度,大學生要適應社會,適應將來,就必須要求大學教師們認真得分析大學生得心理和社會實際之間得關系,尋找到他們將來融入社會得切入點,這是思想教育得關鍵,但是,這樣得工作,我們大學教育做了多少呢?擴招、擴招!生源擴招了,你們對大學生得思想教育擴招了嗎?
理由七: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許多學生拼命學習,卻越來越沒勇氣面對未知得將來,出點小問題就留下遺書就尋了短。只抓學習得同時,社會各方面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良好得心理教育,許多學生表現出社會經驗不足、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得特點,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除了關心學生得成績外,還要注意觀察學生得心理變化,時刻掌握他們得心理動態,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節,最好多用點生活經驗磨礪他們得意志,粗壯他們得神經。
理由八:厭世,自殺的誘惑
韓國,日本有很多自殺網站,前一段時間中國也有,它們宣揚得是厭世就棄世,對世人影響很大。大學生偏偏又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得群體。面對四面得種種壓力,對未來得茫然,學生們無所適從。深圳大學中文系大一女生小許剛選擇了跳樓得方式結束生命,過了六天深圳大學建筑系即將畢業得學生小張也跳樓自殺了,理由都是患憂郁癥,有強烈得厭世情緒。心理障礙、生理疾患、學習和就業壓力、情感挫折、經濟壓力、家庭變故以及周邊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都會讓學生因為厭世而自殺,全社會都應重視大學生得精神障礙問題,關注得是大學生得心理健康。
預防自殺要把握這8個準則
1、關注此時此刻,而不是糾纏于過去一直未解決的心理問題,安全第一。目標是:通過安撫減緩來電者的焦慮、恐懼、絕望等負性情緒體驗,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減低自殺的危險程度。
2、態度真誠、鎮定,傳遞出專業的助人態度和能力,取得來電者的信任。
3、對高危來電有高度的敏感性,及時、準確評估來電者的自殺危險程度。
4、識別來電者的危機狀態,已實施自殺行為,立即評估來電者的軀體狀況,實施自殺的時間、方式、致死性。在線上指導來電者采取自助處理方式,必要時聯系其家人送急診室接受救治。
5、如非立即實施或剛剛實施自殺行為,給予來電者情緒宣泄的時間和機會,對其感受給予理解和認可。
6、尋找讓來電者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和理由,告知自殺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極端、不可逆方式,愿意與其尋找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
7、聯系高危者的家人,鼓勵家人陪伴、理解、支持和幫助,必要時帶高危者到專業機構就診。
8、對危機來電者做后期高危隨訪,適時做進一步干預。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