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失眠困擾怎么辦? 寧玉萍:標本兼治是關鍵
根據《中國深度睡眠白皮書》中的調查顯示,只有1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沒有睡眠障礙。換句話說,全國13億人中,約有11.7億人受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的困擾。
廣州市腦科醫院院長寧玉萍解釋說,通常睡眠可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其中前者又可分為淺睡和深睡,不同的睡眠階段可能出現不同種類的睡眠障礙,包括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暫停、夢魘等數十種。失眠是最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主要癥狀包括入睡困難、易醒、醒后難再入睡、早醒、白天疲乏困倦等。
廣州市腦科醫院院長 寧玉萍
失眠:原發?繼發?
寧玉萍院長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以往我們常說,失眠可分為原發性失眠和繼發性失眠兩種,臨床可見的失眠以后者居多。但最新版的《美國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原發性失眠的概念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失眠障礙。失眠障礙可以是獨立的癥狀,也可能與其他精神疾病(如重性抑郁)、軀體疾病(如疼痛)或其它睡眠障礙(如呼吸相關睡眠障礙)共同存在。”
比如,抑郁癥患者通常存在入睡難、早醒和多夢等癥狀,持續性失眠不僅可能是抑郁癥的危險因素,還有可能是其常見的殘留癥狀,影響預后和患者的生活質量;關節炎患者可能因為疼痛而影響睡眠;睡眠癱瘓(鬼壓床)患者可能因為害怕令人恐懼的“癱瘓”癥狀再次出現而不敢入睡;不寧腿綜合征患者可能因為睡前腿部的強烈不適而難以入睡。
值得注意的是,失眠癥的診斷不宜擴大化。不同的診斷系統對于“失眠癥”診斷的頻率和時間要求不一,以我們前面提到的DSM-5為例,就要求睡眠困難每周至少出現3晚、至少持續3個月時間,而癥狀持續至少1個月但少于3個月的,應被標注為“陣發性”。
失眠:合理用藥,標本兼治
安眠藥是可以用來緩解失眠癥狀的,但失眠障礙的治療不唯有安眠藥。
寧玉萍院長強調,全面了解患者的癥狀特點和相關因素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治療方案和臨床療效。
多導睡眠監測可記錄各種相關生理信號以評估睡眠狀態,是診斷睡眠障礙的金標準。通過監測,還可以將“假性失眠”(主觀性失眠,睡眠感知障礙)區分出來,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安眠藥使用。
對與其他疾病共存的失眠障礙而言,共同治療非常關鍵。如抑郁癥患者的失眠必須同時采用有效的抗抑郁治療才有可能得到緩解,睡眠呼吸暫停的病人則根據病情不同而慎用或禁用安眠藥。
安眠藥的選擇有很多種,使用方法和時間上也不盡相同。個體化用藥非常重要,專科醫師的指引更為關鍵。
失眠:共同努力才是良策
寧玉萍院長為各位失眠者提供了多個治療建議:
第一,養成科學、良好的睡眠衛生:比如盡可能規律作息,不熬夜,不賴床,加強白天戶外運動,睡前不做劇烈運動,盡可能不吃夜宵,睡前盡可能放下包袱,令自己慢慢放松進入睡眠階段。
第二,多從正規渠道了解睡眠知識,提高對睡眠的認識:有的人只要連續兩天出現失眠,就十分擔心、緊張,其實大可不必,過度關注反而會加重失眠。寧玉萍院長表示,生活中偶爾出現失眠屬于正常情況,人們應調整自我心態,無需過分緊張。但如果出現的頻率較高、持續時間較長、對白天個體功能影響太大或者個人感覺痛苦等,就需要盡早到專科醫師處就診。安眠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第三,正確對待各種偏方秘籍:桂圓、核桃、棗仁、小米、蓮子、百合等食物對睡眠有一定幫助,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食用。有些聽起來很奇怪的偏方秘籍,建議慎重嘗試。
專家介紹
寧玉萍
廣州市腦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廣州醫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中華醫學會廣州分會神經內科學專業常委。
近年來,在老年癡呆研究領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醫學科學研究基金及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基金立項資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專著編寫4部。此外,還擅長于抑郁癥、腦血管病、癲癇、頭痛、眩暈及腦炎等腦部疾病的診治。
專家出診時間:周四上午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