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的表現癥狀 情緒改變或是焦慮癥征兆
焦慮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對于焦慮癥的早期信號有哪些我們需要懂得,需要去在意的呢?下面就來看看專家是怎么介紹的吧,有助于以后碰到這些疾病懂得應對。
焦慮癥發出的早期信號你接收到了嗎?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該病持續時間較長也很難治愈。了解焦慮癥的早期癥狀可以幫助患者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那么焦慮癥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以下就是對焦慮癥的早期癥狀表現的介紹。
焦慮癥的早期癥狀包括什么
(1)情緒的改變:患者最突出的癥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郁,無精打采、困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歡”、“凄涼”、“沉悶”、“空虛”、“孤獨”、“與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墻”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郁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郁。盡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嚴重,情緒反應依然存在,幾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為笑。一場輕松的談話,能使之心情暫時好轉?;颊弑救艘材軌蛴X察到自己情緒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將之歸咎于他人或環境。
(2)認知改變:患者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責、內疚。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思考問題困難。遇事老向壞處想,對生活失去信心,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企圖自殺。
(3)意志與行為改變:患者意志活動減低,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盡管他們可能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很少腳踏實地去做。他們想參與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氣和信心。患者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心理上的癥結在于不愿負責任。一般說,抑郁性神經癥很少自殺,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覺活著空虛,人生乏味,聲稱想死。
(4)軀體癥狀: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軀體癥狀為主向醫生求助。這些癥狀往往給人體訴多而易變的感覺,有些癥狀可以長期存在,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這些癥狀多隨著抑郁情緒的解除而消失。
關于焦慮癥的幾個誤區介紹
焦慮癥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們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癥。焦慮癥是情緒困擾的一種,病因之一是腦部化學遞質分泌不足,但這與精神分裂癥的腦部化學遞質有所不同,因此,焦慮癥絕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有幻聽、妄想等情況。
焦慮癥主要是個人性格問題,通常都較為內向。必須將性格完全扭轉過來,才可能克服焦慮癥。
真相:部分焦慮癥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較內向,但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家族遺傳、腦內化學遞質分泌因素,長期處于沉重壓力之下、個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也有重要影響。因此,無需刻意扭轉性格,“有的放矢”才是關鍵。
無論焦慮癥有多嚴重,靠個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
真相:如果用堅強的意志去面對目前的情緒困擾,確實對緩解有積極作用,但單靠個人意志并不能克服焦慮癥,還需要專業、系統的方法才能成功,如專業自助書籍、心理咨詢,較嚴重的更需藥物幫助。
只要定時按量服用精神科藥物,就可以治愈焦慮癥。
真相:藥物確實對焦慮癥有一定幫助,但焦慮癥的成因并非純粹生理因素引起的,個人適應不良的思維模式和處理壓力的錯誤方法也是關鍵所在,因此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是相輔相成的。
患上焦慮癥的人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只要學會放松心情、去旅游散心、或到養生館做個“水療按摩”就好了。
真相:沒錯,很多焦慮癥的朋友平時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過均衡的生活,對緩解焦慮幫助不小。但是,焦慮癥并非單純是生活過度緊張的問題,焦慮情緒背后的負面思維方式和與之相關的負面行為才是關鍵。況且,減輕眼前生活壓力,如散心游玩等方法,很多時候只能治標,我們總不可能天天旅游或做水療按摩吧。要有效地治本,必須針對焦慮癥發生和維持的核心問題。
生活上不時會出現焦慮的感覺,這些感覺出現就代表患上了焦慮癥。
真相:日常生活中有焦慮的感覺是人之常情,沒有誰可以做到真正的無憂無慮。首先,我們分辨自己的焦慮是否“過多”、“長期”、“不必要”;其次,我們也要留意這種焦慮情緒是否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如導致不能上班、上學等。只有滿足以上兩條的焦慮才需要我們重視及處理。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