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強迫都是強迫癥 強迫癥的治療方法
很多人都覺得強迫癥,顧名思義,有強迫就是強迫癥,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并不是所有的強迫都是強迫癥。很多人由于自身對強迫癥的誤解,導致了沒有及時得到治療。那么我們看看強迫癥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強迫癥與普通強迫的不同:
1、 同樣是反復想一件事或者反復做一件事情,強迫癥的患者會覺得這個反復的過程是令他不舒服的,經常是痛苦的,因為他覺得這樣反復的去想去做,是沒有必要的。而我們平常人有的那些反復想反復做是覺得有必要的,是覺得這樣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完成的更加完美,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或者希望,例如曹格親吻舞臺很可能就是出于對自己的祝福、祈禱,穩定自己的情緒,以利于更好的發揮,是積極的。而強迫癥的患者反復的洗手、檢查鎖門等等,他自己都覺得這樣做是沒有積極意義的。
2、 同樣是想強迫自己不去反復想不去反復做,但是平常人會靠著堅強的意志努力克服外界的干擾而堅持再堅持,直到完成,回憶整個過程是充滿成就感的。但是強迫癥的患者卻時刻的與自己的強迫思維或行為作斗爭,而結果總是失敗,于是只好不斷的反復去想去做,回憶整個心理過程是倍受打擊的,無助的,無奈的。這個叫反強迫,但是需要注意一點,有些兒童青少年強迫癥患者是沒有明顯的反強迫的。
3、 強迫思維或者強迫行為對功能的影響是不同的。平常人會因此而受益,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當事情完成后,強迫的東西會也同樣停止,直到做下一個新的事情。但是強迫癥患者會因為強迫癥狀而耽誤重要的生活和學習,而且無法自行擺脫,一直糾纏于那些沒有建設性意義的事情上面,例如反復洗手一個小時以至于把手都洗破了,反復回去檢查鎖門以至于沒辦法按時上班等。
在患強迫癥之后應該怎么治療?
首先要調整心態,在醫生的幫助下建立良好生活信念,樹立正性生命價值,讓心靈充滿陽光,積極應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開朗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在以后的日子里,擁有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面對不良情景學會自我調整,從此不再遭受心理上折磨與煎熬的痛苦,讓每一個生命都充分活在自然享受生活的狀態下。可以這樣說,一次良好的系統心理調整,一生心理健康的保障受益!
其次不要把強迫癥當初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強迫癥不是器質性疾病,目前心理學所采用的是醫學的疾病診斷模式,喜歡把心理問題命名為這個病,那個癥的,這樣會使很多的朋友一看到自己有所謂的相似癥狀就給自己貼上強迫癥的標簽,覺得自己得了這個病,然后拼命的找一些“證據”來印證。一旦認為自己有“病”那就要治療,不然會更加嚴重的。在潛意識里大家理所當然會認為“病人”是需要特殊照顧的,而且“病人”在得病期間也是不能很好的工作學習的,只有自己的病完全好了,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才能正常的工作學習,受心理問題困擾的朋友一旦給自己貼上“病”的標簽,認為自己是一個“病人”,潛意識中就會認為很多事情自己是不能做好的。然后很多不能完成的目標,沒有做好的事情,很自然的就給自己找個合理的理由——自己有強迫癥,不然我肯定會做得很好的。
第三就是要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關注于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去,這樣自然就沒有精力再關注于自己的癥狀,強迫癥也就慢慢地好了。轉移注意力不能刻意的轉移,從某種角度來說刻意的轉移注意力恰恰是一種關注,轉移注意力需要一種自然的狀態。有追求但不刻意去追求,在沒有刻意的自然生命過程里,處處有花開,處處有花賞,這樣我們就會在自然的狀態里走出心理困擾,達到尊嚴、自由、享受生活的美好狀態!
第四,要認同現在的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強迫癥患者一般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并且堅信只有自己各方面都很優秀我們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不容許自己有不完美。他們堅信“木桶理論”——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因此拼命的去加長自己比較短甚至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希望能與最長的木板比肩,強迫癥的朋友這樣處處追求完美,結果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責任編輯:張嘉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