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休綜合癥的心理原因 退休心理怎么調節
老人干了一輩子,臨了突然要退休實是很多老人無法接受的一件,那么老人退休后要如何調節心理呢?
退休后心理上首先會出現較重的失落感,從而干擾情緒,影響心理平衡。有的人總認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單位和家庭不再需要自己了,心中更容易感到失落,沉默寡言,足不出戶。
其次是孤獨感。工作退下來了,社會的角色轉變了,各種社會活動減少了,經濟收入下降了,家庭的主導地位被替換了,若再加上身體衰弱多病,行動多有不便,更少參加社會交流。遇上同年齡的至親好友陸續去世,特別是喪偶的老人,活動范圍變得狹窄起來,生活的天地在縮小,再加上老來少朋寡友、孑然一身,更是凄涼至極。老年人最怕孤獨,這種孤獨無援的境地,很容易使老年人產生被遺棄感,從而開對自身價值及自己生命的存在表示懷疑,甚至是絕望。
第三,有些老人還會出現空虛感,每天早出晚歸忙忙碌碌不會有空虛感,有事業,有追求,有精神寄托也不會有空虛感。老年人離退休以后,可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多了,如果沒有新的內容來充實,缺乏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就會感到百無聊賴,時辰難熬。空虛感是一種消極情緒,它會加速老年人的衰老感,如果維持的時間過長,則會引起老年人失眠、心神不寧、對周圍事物喪失興趣,對人生感到悲觀失望,有時甚至會想得到自殺,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最后,老年人還容易產生衰老感。一方面來自身體狀態的變化,主要是生理機能的衰退,另一方面來自思維能力和智力的變化,還有社會環境的變化,如退休、與子女分居等。但有些老年人主觀上不接受“自己已成為老人了”的心理狀態,也不愿周圍的人處處將自己奉為老人。
對退休老人的幾點建議:
第一,對退休要有一個正確的看法。不管職位高下,人總有退休的一天,這是生命歷程中一個必然經歷的過程。
第二,讓心理與行為提前到位。在退休之前,適當地少管事,多找退休人員談談。做領導的,少坐些公車,少一些應酬。
第三,退休老人應該多觀察社會現象,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發揮自己的余熱和特長。
第四,退休老人要善于學習,要抱著老有所用、老有所學的態度,不可產生學了沒用的觀點,不求上進。
第五,要豐富老年生活,擴大自己的社會圈子、朋友圈子,重新形成新的生活范圍,了解不同的生活,充實生活。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