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壓力成兒童恐懼癥主因 4招預防兒童恐懼
兒童恐懼癥,是指兒童對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事物或處境產生過分的恐懼情緒。在現代社會,隨著成年人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孩子們也漸漸受到了影響,兒童恐懼癥現象因而也在現代社會變得更加突出。那么,究竟什么是兒童恐懼癥?它由什么原因產生,怎樣檢驗,又該如何防治呢?
兒童恐懼癥主要指向三種原因
1、學習壓力。沉迷網絡游戲、學習壓力過大是引發孩子恐懼情緒的主要原因。在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中,兒童恐懼癥出現上升趨勢,其原因主要來自沉迷于網絡游戲和生活學習中太多的壓力。
2、教養方式。雖然新近的研究著眼于社交恐懼癥,但無論哪一類恐懼癥,都與心理成長過程中的教養方式有關。比如:過分嚴厲和教條化的教育,會使人的心理成長過程單一,使其社會理解和適應能力相對較低,難以對客觀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過分粗暴或壓抑的環境,也會使人的正常心理發育受到扭曲,對外界事物做出錯判或誤判。
3、遺傳因素。此癥與人的人品性格特征有關,比如成年以前表現膽小羞怯者,成年以后往往較容易出現社交恐懼癥。遺傳因素在恐懼癥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
兒童恐懼癥的檢查方法
1、在與熟悉的人們作與年齡相稱的社交關系時發生問題,或在同伴中出現焦慮;
2、處于所害怕的社交場合,幾乎必然不可避免地產生焦慮,因而可能采取限止這個場合或為此場合所誘發的形式。這種焦慮可能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或從有不熟悉人們的場合退縮出來等;
3、患兒一般都設法避免這種場合,否則便以極度的焦慮或痛苦煩惱而忍耐著;
4、這種對所恐怖情景的設法避免、焦慮或痛苦煩惱,顯著地干擾個人正常生活、學習或社交活動或關系,或者對這種恐怖感到顯著的痛苦煩惱;
5、應有至少6個月病期;
6、這種害怕或逃避都不是某種物質(如濫用藥物、治療藥品)或由于一般軀體情況所致之直接生理反應,也不可能歸于其他精神障礙(如分離性焦慮障礙、某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或分裂樣人格障礙)。
7、如存在某種一般軀體情況或其他精神障礙,那么“在與熟悉的人們作與年齡相稱的社交關系時發生問題,或在同伴中出現焦慮”也與之無關。
兒童恐懼癥的預防方法
1、不溺愛孩子。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溺愛對兒童心理發展是最有害的。對孩子溺愛的父母往往對孩子過度保護,看見孩子有一點恐懼表現就立即帶孩子避開恐懼對象,使孩子失去了許多鍛煉勇敢精神的機會。長此下去,對孩子堅強個性的塑造是絕無好處的。被溺愛的孩子大多膽怯,依賴性強,自信心不足,這樣,其恐懼的發生率會更高。
2、對孩子不宜反復無常。
有些家長一會兒說孩子應該這樣,一會兒又要求孩子那樣,孩子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做對做錯都挨批評,就會形成行為恐懼的心理。因此,成人對孩子的教育要規范,前后要求要一致,父母雙方對孩子的要求也要一致。
3、不可隨便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對父母過分懼怕,會整日心神不定,看父母臉色行事,怕父母無緣無故發脾氣,怕自己無緣無故受罰,以致形成畏畏縮縮的壞習氣。
4、不要過分責難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可有節制地表示氣惱,正確運用孩子對做錯事的恐懼心理,教育和引導孩子學好,不能過分責難。過分責難會挫傷兒童的自尊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加重孩子的恐懼心理。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