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堅:正念禪修 與癌共處
每個身患癌癥的病人,所受到的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不僅身體被病魔無情地摧殘,在精神上更是遭到極大的折磨。據了解,真正做到樂觀面對的患者非常少。那么,在配合醫生專業治療的時候,患癌病人應如何調整自己的身心?帶著這個問題,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采訪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特需醫療服務中心康復專業主任醫師石堅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特需醫療服務中心主任醫師石堅
“很多癌癥患者往往被自己‘嚇死’”
雖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但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得知自己患病后,常以擔憂和恐懼的心過日子。就算經過治療,也一直擔心癌癥復發,心存不安。不僅要遭受身體上的苦,譬如疼痛、睡眠不足等,心理上還要承受疲憊、抑郁、擔心疾病復發、焦慮等負面情緒?!昂芏嗖∪嘶剂税┌Y,情緒波動極大,終日惶恐,往往嚇死自己”,石堅教授如是說。然而,這些擔憂、憂慮等情緒,很不利于患者治療和康復。有什么辦法讓癌癥患者得樂離苦呢?
石堅教授談起自己的切身體會:之前,身邊最親近的親人患上癌癥時,家中上下開始陷入惶恐之中,石堅教授自己也不例外,精神處于極度繃緊的狀態。所謂是“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個巧合的機會讓石堅教授接觸到“正念”一詞,而這一概念正是出自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喬·卡巴金著的《不分心—初學者的正念書》。之后,石堅教授報了數個正念體驗班,發覺通過這種方式對調節身心大有作用,認為這恰好可以運用于調節癌癥患者身心治療中?!昂螢檎疃U修,就是有意識地培養當下的覺察能力的過程”,石堅教授介紹道,“正念練習的方法其實并不難,只要靜坐把心沉淀下來,靜觀自己的身體,靜觀自己的心念和情緒,以正念運動來放松身體,緩解情緒,將靜心融入日常生活中,專注地與自己在一起, 與生活在一起”。
“正念禪修可運用于調節癌癥患者身心治療中”
所謂“正念”,指的就是有意識的、對當下的、不評判的覺察。因此,培養覺察能力至關重要。而談到患者如何培養覺察能力的方法,石堅教授表示,癌癥患者應從四個維度培養覺察能力:第一是培養專注力,通過正念靜觀,聚焦呼吸,讓心安定在當下;第二是培養覺察力,通過靜觀身體掃描,覺察你的身體\念頭\情緒的變化以及外在變化;第三是如實明了,明了萬事無常, 以及內心的真實本質。 不抗拒病痛給身體帶來的苦,放任思緒上的苦,同時接納情緒上的苦;第四是轉化態度和行為,安然面對痛苦,接納痛苦,找回自己內在的穩定?!霸S多患者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培養正念覺察的能力,另外,我們可以讓患者利用正念禪修,減輕癌癥療程與康復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焦慮不安的想法”。
如今,“正念禪修”或”正念減壓”已經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在國外,比如加拿大、美國等都已經開設了正念減壓班”,石堅教授介紹道,“我自己也參加了一些正念班,我認為,正念練習的最大的益處在于,患者既可以減輕精神上的各種壓力,慢慢地卸下精神負擔,也可以通過做正念靜觀、緩和瑜伽,提高身體免疫力,發掘自己征服逆境、恢復健康的能力?!?/p>
小貼士:
乳腺癌術后不可輕易運動?
許多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后往往會踏入“身體不可輕易行動”的誤區。石堅教授認為,術后乳腺癌患者通常會出現疤痕牽扯、手腫征象,肩關節活動度受限,加上剛做好手術,誤以為不可輕易運動?!捌鋵嵾@種想法是錯誤的,術后早期,患者應該趁疤痕未硬化之前,在醫生指導下,于安全范圍內做適當的運動,比如做做乳腺癌術后康復操,這樣可以促進血液、淋巴液回流,更有利于身體康復?!?/p>
相關鏈接:
正念,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被介紹到西方,為心理學界所注意,由喬?卡巴金等學者介紹和科學研究,漸漸改良和整合為當代心理治療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術之一。它的主要推動者——喬?卡巴金博士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馬薩諸塞州醫學院的榮譽醫學博士,也是禪修導師。他在1979年為麻州大學醫學院開設減壓診所,并設計了“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協助病人以正念禪修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獲得多方肯定。30多年來,卡巴金博士創發的“正念減壓療法”在西方已被醫療、學校、企業、監獄等機構廣為應用,目前美、加等地約有200多家醫療院所和相關機構都運用正念減壓療法幫助病人。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春雄 通訊員:胡瓊珍,伍曉丹)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