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始于童年 治療人格障礙應及時就醫
人格(personality)或稱個性(character),是一個人固定的行為模式及在日常活動中待人處事的習慣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綜合。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由于這個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盡管在人格障礙的治療上已取得一些進步,找到有效改變的方法。但對人格障礙的處理很大程度仍然是根據人格障礙者的不同特點,幫助其尋求減少沖突的生活道路。
人格障礙的幾個表現要知道
1、人格障礙開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沒有明確的起病時間,不具備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過程。
2、可能存在腦功能損害,但一般沒有明顯的神經系統形態學病理變化。
3、人格顯著的、持久的偏離了所在社會文化環境應有的范圍,從而形成與眾不同的行為模式。個性上有情緒不穩、自制力差、與人合作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差等特征。
4、人格障礙主要表現為情感和行為的異常,但其意識狀態、智力均無明顯缺陷。一般沒有幻覺和妄想,可與精神病性障礙相鑒別。
5、人格障礙者對自身人格缺陷常無自知之明,難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屢犯同樣的錯誤,因而在人際交往、職業和感情生活中常常受挫,以致害人害己。
6、人格障礙者一般能應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會對其行為的評價,主觀上往往感到痛苦。
7、各種治療手段效果欠佳,醫療措施難以奏效。
治療人格障礙的主要方法
患有了人格障礙其治療是困難的,畢竟在生活中許多患有疾病的人不愿意去就醫,或者是沒有經濟條件治療。現在目前的治療僅可改善一時性的精神病發作,減輕社會和情緒功能不良或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對他們進行管理。人格障礙患者對周圍環境可帶來不良的影響,特別是反社會人格障礙者易發生違犯社會法紀行為。據對監獄和少教所的調查資料顯示,青少年和成年人罪犯中,反社會人格占半數左右。
人格障礙父母以其偏離行為必然對子女產生有害影響,但不同類型的人格障礙患者對子女的影響是不一致的。父母患表演型人格障礙者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適應。父母一方患強迫型人格障礙,其子女常表現有間歇性排便控制不良,反社會人格雙親的子女有較高的精神科轉診率。父母間感情不和和家庭暴力所致的有害作用已得到公認。反社會人格父母的男孩常有品行障礙和嚴重違紀犯罪行為;他們的女孩性不檢點,過早成婚,對所生的孩子缺乏熱情,表現焦慮,常責罵或毆打自己的孩子。精神上擾亂兒童的父母有焦慮者并不少見。如父母患有恐怖癥,子女也可出現怕上街和夜驚。
人格障礙的治療是困難的。他們較少主動求醫,而且目前的治療僅可改善一時性的精神病發作,減輕社會和情緒功能不良或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對他們進行管理。藥物治療時,人格障礙的一些癥狀有效,然而沒有哪一種藥物是普遍有用的。心理治療必須個別化進行,而且不同類型人格障礙應采用不同種類的心理治療。
人格障礙的預防應從兒童開始。父母的愛護、悉心照料和正確教養以及良好的環境,可減低人格障礙的發生。兒童大腦有較大的可塑性,一些性格傾向經適當的教育可以糾正,如聽之任之,發展下去可出現不正常人格。
(責任編輯:陳健慧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