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癥的表現有哪些? 情緒低落應謹慎抑郁癥
今年65歲的王奶奶,前幾天剛過完自己65歲的生日,有著一兒一女的她在外人看來是一個挺幸福的老太太,子女都很孝順她,生活也很富足,年輕時在文工團跳舞的她,退休后經常跳廣場舞??墒亲罱驗樽邩翘輹r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腿部粉碎性骨折,以后的日子都要在輪椅上度過了。原本臉上常常掛著笑容的王奶奶笑容不在了,經常唉聲嘆氣,坐在輪椅上,不愛出門,飯吃的也少了,晚上12點以后都難以入睡。兒子以為如果把母親推到平時她跳廣場舞的地方,可能會讓她開心一點,誰知道她說再也不想看到那些人跳舞了,情緒非常激動地說:“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眼里的淚水不住地往下掉……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副主任王曉麗解釋說,王奶奶情緒低落,興趣感下降,還伴有睡眠差的軀體癥狀,目前處于抑郁狀態,如果不給予注意,這樣的抑郁情緒持續過長的時間,就容易患上抑郁癥。王奶奶對跳舞非常的熱愛,退休后“廣場舞”成了她唯一的愛好,與她一同跳舞的人組成了她主要的社交圈子,而跳舞是她們交流、交往的主要方式。王奶奶的抑郁情緒與負面生活事件(摔斷了腿)有著很大的關系,如今王奶奶不能再跳舞,曾經讓她喜愛的、最引以為豪的舞蹈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每天只能坐在輪椅上,對自己疾病不能康復的無力感和自我價值的喪失感充斥著她的內心。
這個時候,家人的陪伴很重要,家人應該給予王奶奶足夠的關心和照顧,理解她的悲傷、難過甚至暴躁的情緒,讓她充分釋放情緒,而不是壓抑或者急著讓她轉移注意力。因為壓抑情緒或者轉移注意力對于處理這樣的負性生活事件都不是健康的方式,即使暫時把情緒控制住了,但是今后可能還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她的生活,會給她帶來更多的痛苦。釋放情緒,疏導情緒之后,我們可以幫助她尋找生活中新的愛好和精神寄托,例如繪畫、剪紙等不需要走動的愛好,幫助她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創造機會讓她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最后,完善她的社會支持系統,也就是她的社交圈,因為除了家人,朋友也是心理支持重要的來源。
老年人抑郁的常見表現有哪些?
1、以軀體疾病的癥狀為主要癥狀。主要表現睡眠障礙、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性欲減退、便秘、軀體某部位的疼痛、陽痿、閉經、乏力等。約有80%的患者有睡眠障礙,主要是中段和末段睡眠差。可伴有入睡困難和噩夢,少數睡眠增多。主動要求治療,對自己的“身體疾病”十分關注,但常常否認有心情抑郁,有的老人承認情緒憂郁,卻認為是因為身體不好引起的痛苦,才使得心情不好。
2、情緒低落是抑郁障礙核心癥狀。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悲觀失望?;颊叱sw驗到與過去明顯不同,生活沒有興趣,提不起精神,高興不起來,整日憂心忡忡、郁郁寡歡、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在抑郁發作的基礎上病人會感到絕望、無助與無用。70%以上的老年抑郁患者可有焦慮和激越,而表情緊張、惶惶不可終日。老年患者對憂傷的情緒往往不能很好表達,有時軀體焦慮完全掩蓋了抑郁。也有的患者無故報怨別人對他不好,以致使人無所適從。對身體疾病的關注超過了實際得病的嚴重程度,經常表現出明顯的焦慮、不安、過分的擔心。
3、生活中的興趣明顯下降。原來喜歡的事情,愿意參加的活動都逐漸地放棄,什么都懶得干,甚至覺得生活變得枯燥乏味,生活沒有意思,活著沒有價值。
4、自信心下降,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對不起子女、親人,對不起國家的培養,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會產生自責,再嚴重的會認為自己有罪。
5、思維遲緩?;颊咚季S聯想緩慢,反應遲鈍,言語少、語調低、語速慢。自覺“腦子較前明顯的不好使”。輕者可以進行言語交流,多為問多答少。初始交流還可以,繼續交流就越顯困難,嚴重者無法交流。
哪些原因容易導致老年抑郁癥?
1、角色轉變
年紀大的人不僅從父母的角色,變成了爺爺奶奶輩的角色,更是從有著事業的人變成了拿著退休金整天無所事事的人。離退休對于事業心強、社會地位高的人來說,是一大生活危機,很多老人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適應性障礙。離、退休意味著從長期緊張且規律的職業生活突然轉到懈怠而無規律的離退休生活,人際關系會變化,社交范圍當然也會相應縮小,社會地位的下降極易使老年人產生自卑感和無價值感。
2、身體健康
隨著機體的逐漸老化,各種疾病會增多,使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尤其身體疾病導致行動不便時,消極感會更加嚴重,長此以往又會產生抑郁。疾病的長期折磨會使老年人產生消極情緒,這些負面的情緒又會導致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焦慮、煩躁、抑郁等,使自身免疫功能降低,為疾病入侵敞開大門。
3、空巢老人
空巢、獨居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極易產生孤獨感,進而成為導致老年人抑郁的重要因素。以往我國的家庭模式是幾代同堂,而現如今,許多城市及農村的空巢老人家庭卻在大幅度上升,有的甚至高達 70%到80%,乃至90%。住房倒是寬敞了,但老人的孤獨感卻更常見了,許多老人會因此而空虛、傷感,甚至精神萎靡。
4、經濟因素
隨著離退休后的收入減少,會使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較以前下降。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多數老人沒有固定的退休金,他們大多要靠子女來贍養。并且很多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需常年看病服藥,因此對于經濟條件不寬裕的老人來說,這些費用會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從而使一部分老人出現抑郁情緒。
5、死亡恐懼
從中年開始就有人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視力、聽力、記憶力和身體靈敏程度都明顯下降,他們對身體的掌控感似乎開始慢慢喪失,身體如果出現嚴重一點的疾病他們都很容易將其與死亡聯系到一起。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親朋好友相繼去世,這可能會加重他們原先對死亡的恐懼感。對于原先性格內向,老年期缺乏社會支持和經濟支持的人來說,更容易產生抑郁等消極情緒。
如何避免患老年抑郁?
1、正確面對離退休。離退休是一個正常的且不能避免的過程,從忙碌且規律的職業生活中退出,轉而過著悠閑、無規律的老年生活,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社會角色的轉變。對于一部分事業心很強、愛國心很強的老人來說,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但是,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當我們退休后,我們就有很多時間由自己支配,我們依然可以繼續學習,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一些文化活動,如閱讀、音樂、舞蹈、書法、園藝、棋類等,既豐富精神生活,又陶冶情操,更能減少孤獨、空虛感。
2、注意身體健康。每天合理飲食、合理運動,對于長期吸煙、飲酒的老年人,應逐漸減量,最終戒斷,因為戒煙、戒酒是保護腦神經、長壽、益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定期去醫院體檢,鼓勵老人參加社區健康普查,做到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家屬更要耐心傾聽老人對自己心情和病情的敘述,使他們有安全感,以消除孤獨、恐懼、焦慮、抑郁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提高自身抗病的能力,促進身心健康。
3、家人的陪伴很重要。自從獨生子女政策出臺以來,往日兒孫滿堂的畫面減少了,在城市的高樓、農村的屋子里住著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子女掙錢孝敬父母固然是好,但是不能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食糧,平時多抽空回家看看,多與他們交流,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父母常常為了不讓子女擔心自己,電話里可能會隱瞞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作為兒女不細心的,長期不回家,恐怕父母病情已經變得十分嚴重了。
4、給自己買一份保險。退休前的工作應該按照規定買社會保險,這不僅是給自己退休后的一份保障,也給子女贍養減輕了壓力,有經濟條件的最好買一份保險,防止發生重大事故或患重大疾病時因為不能承擔醫藥費用而延誤治療。老年期由于疾病的折磨對心理產生的消極影響是持久的,且因疾病不能治愈導致的抑郁心理更加難以緩解。
5、實事求是評價自身健康狀況,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正確對待生與死,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對身體過分擔憂的老人,可以到正規醫院做必要的檢查,以消除焦慮感和緊張感。老年期雖然從生理上是一個衰退的過程,但是我們的心理是可以繼續蓬勃發展的,只要我們內心保持年輕的心態,我們會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陳健慧 通訊員:田乃偉)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