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增高 青少年自殺怎么辦
今年都還沒過一半,但是青少年自殺事件就已經發生了好幾起了,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明明是花季般的年紀,為什么會有人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其實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一直都被大家忽視,大學生的自殺率非常的搞。曾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壯年的死因中,自殺是第一位。今年的新聞也能很好地印證這個數據,在1月11日,山東大學一女生被發現在出租屋內上吊自殺,而且竟在自殺身亡四天后才被人發現;2月27日,廣西大學一在讀研究生選擇燒炭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3月4日,渭南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在宿舍內上吊身亡;4月11日,廈門華廈學院大二在校女學生因卷入校園貸自殺身亡。
面對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自殺率,我們該做些什么來挽救這些花季的生命呢?
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林勇強認為,當遇到青少年自殺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與輕生者保持聯系,同時,為了避免輕生者結束生命,我們應充當朋友的角色,從關愛的角度,通過聊天的方式,了解對方選擇輕生的原因、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此刻的感受;再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話語,給輕生者灌輸正能量,引導他往正面方向發展。
當然我們不是專業人士,在穩住輕生者情緒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主,例如聯系警察、救援機構、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等。林勇強主任說,或許你無法從根本扭轉他的思維,但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伸出援手的意識,與自殺者保持聯系和溝通,至少可以延緩他自殺的行動,為警察、談判專家等專業人士爭取救援時間。
對于有輕生念頭的人來說,社會和家庭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崔立謙也表示,尋找真正的病因、營造和諧、寬松的家庭環境、更加關心和理解孩子,才是避免青少年自殺慘劇再發生的正確方法。
其次建立民間團體也能對失去生活希望的青少年產生積極意義。鼓勵一些民間的慈善團體、義工、專業人士等組建成一個預防自殺的機構,提供一些便利的渠道,讓自殺者進行求助。
有時候可能一句話不能改變些什么,但是對于輕生者而言,你的一句話,一句關懷,也許會讓自殺者重新喚起對生命的留戀,或許你不能一下子扭轉他的思維,但卻能延緩他的自殺行為,預防青少年自殺,一定不能再繼續冷漠下去。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嘉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