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焦慮癥的表現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癥
孩子也有焦慮癥,孩子在與大人分離后會出現很痛苦的情緒,如果這種現象過于嚴重,父母就該考慮寶寶是否患上了“分離焦慮癥”,從生活的觀察中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否有此癥狀,而緩解的方法則是要大人更多的愛心和引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焦慮癥會有什么表現?
睡時多惡夢
常常在睡覺時作惡夢,醒來后會狂哭、大叫,觀察親人是否在身邊,大一點的孩子會無意中說起:“我夢到媽媽被惡魔抓走了……”表達害怕爸媽離開,或擔心自己被抱走的念頭。
擔心主要依附者受傷或失去他
3歲以上的孩子會表達出:“我不要去學校,媽媽會不見”、“有壞人會來抓走媽媽”等言語,憂慮依附對象離他而去。
沒有主要依附者的陪伴就不睡
假如媽媽出門必須留下寶寶,沒有媽媽在身旁,寶寶就會哭鬧、無法入睡。“兒童及青少年的分離焦慮癥痊愈率極高。”車先蕙心理師表示,若家長發現孩子有上述嬰幼兒分離焦慮癥的表現,應該積極尋求醫療協助。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焦慮癥?
讓寶寶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寶寶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寶寶一點時間,建議父母親可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松后才離開。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寶寶有心理準備是更好的,即使他才7、8個月大,語文理解或表達的能力都尚未完整發展,但是“預告”與“預先陪伴熟習新事物”的習慣,能讓寶寶在適應未來生活歷程時更為順利。
找到對的臨時照顧者
如果父母親要外出一段時間,務必要將寶寶托育給自己與寶寶都信任、熟悉的臨時照顧者,這對于減輕分離焦慮非常重要。
讓寶寶帶著喜歡、信任的玩具
有些寶寶獨愛他自己的熊熊玩偶,有些寶寶則是獨愛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寶寶與父母親短暫分離的過程中,不妨讓寶寶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寶寶舒服許多。
閱讀陪伴
平時可和寶寶一起閱讀與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讓寶寶在閱讀聆聽過程中增進對你的信心,也增加對于分離焦慮的了解與處理概念。
玩躲貓貓游戲
對于年齡較大、已學步行走的寶寶,父母親可和他們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游戲,有助于讓寶寶體會到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或是終究能夠再回來。
(責任編輯:鐘吉怡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