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易發人群有哪些?焦慮癥如何自我測試
焦慮癥,是神經癥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現在很多人其實都患有焦慮綜合征,各個階段,各個類別人群都有體現,那么焦慮癥在哪些人群中比較容易出現呢?什么樣的人會比較容易患上焦慮癥呢?接下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王相蘭副主任醫師將為我們一一解答。
焦慮癥易發人群可從三個方面分析
據王相蘭副主任醫師介紹,總體上,什么人比較容易患上焦慮癥可以從性別上、年齡段,還有性格特征上三個方面去分析。“首先焦慮癥有這么一個性別差異,即從性別上來說女性比男性焦慮的患病人數要多。然后從年齡段來講,一般青年時期起病比較多,除此之外,女性在圍絕經期,也就是通常說的更年期,也比較容易發生焦慮”
最后是性格特征方面,“從個體的人格特征上來說,比較容易出現焦慮情況的包括謹小慎微,膽子比較小的人;或者是自我要求比較高,比較追求完美的,例如對事業、對生活、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等很多方面都有比較高要求的一個群體;還有一種是有疑病傾向的人群,即對自身的健康比較關注的,或者容易擔心自己可能會患有某種疾病的一些群體。”
如何判斷自己患有焦慮癥?
一般疾病都有相應的癥狀,而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癥狀去判斷自己是否患有這種疾病。焦慮癥也有明顯的特征,那么在生活中,焦慮癥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自我測試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王相蘭副主任醫師回答道:“焦慮癥作為神經癥的一種,根據個體對于自己一個充分的認識能力,絕大多數的焦慮癥患者自己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這種焦慮是過度的。即這種情緒反應是=跟現實的這種刺激事件是不相稱的;自己明知道不必要這樣緊張、恐懼、擔憂;自己都知道自己是有一些杞人憂天的。所以首先從自我心理體驗上多數的焦慮癥患者自己是能感覺到的。”
“然后在臨床上,也有一些常用的量表,可供我們測試自己的焦慮水平。目前國際通行的,公認的一些常用量表有焦慮自評量表以及貝克焦慮量表等,這些表里題目很少,非常簡單易用,在部分網站上也有提供一些可以自助進行測量,以及顯示結果的這樣一些軟件”
專家介紹
王相蘭,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健康促進與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擅長領域:抑郁障礙的臨床診治。
研究方向:抑郁癥腦影像學。
當前關注:心理健康管理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模式探索。
1996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同年至今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工作。2003年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獲得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2016年在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在相關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1篇,CSCD收錄5篇。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鐘吉怡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