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說起厭食癥,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愛吃飯,隨之會想到小孩子,因為家里的小孩經常不愛吃飯,在生活中,總能看到大人拿著飯碗追在小孩子身后喂他吃飯的情景。但其實雖然厭食癥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不愛吃飯,但是不愛吃飯并不意味著是厭食癥,要達到一定的疾病程度才能被判定為厭食癥。那么厭食癥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厭食癥又是什么心理呢?
首先厭食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小兒厭食,一種是真正的厭食癥——神經性厭食癥。其中小兒厭食一般發生在一到六歲的年齡內,表現為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甚至拒食等,并且這些情況出現持續時間達兩個月以上。而神經性厭食癥多發生在年輕女性,特別是青春期女性身上。這類人群多有過度追求苗條身材的心理,從而對自己的身材要求期望過于高。導致這類人群會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和體重,然后出現長期少吃、不吃食物,或者是吃進后再設法吐出來等行為現象。
神經性厭食癥這些行為會使人出現以下問題,比如體重明顯下降、體內缺乏脂肪、出現水腫、容易發冷、畏寒等情況,還會使人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異常,從而造成毛發細疏或者過多等問題;除此之外,長期下去,患者還會出現性格改變,如抑郁、焦慮、喜怒無常、強迫或反復做某件事;常說謊、隱瞞其進食習慣等。既然厭食癥的后果如此嚴重,那么怎么可以治療厭食癥呢?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食管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彭俊生教授在家庭醫生在線此前的采訪中表示大多數兒童的厭食癥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而兒童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大人的觀念和行為密切相關。所以,想要糾正小兒厭食,除了糾正孩子的習慣,也要糾正大人的錯誤做法。比如不可強迫孩子吃飯;讓孩子定時進餐,適當控制零食;以及控制冷飲甜食,安排在兩餐之間的時間或者餐后1小時內;還要合理搭配飲食,比如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干稀搭配等。
而對于由減肥意愿、精神因素引起神經性厭食癥的治療,首先要探索病人起病的心理背景,使其認識到自己有病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念。例如要矯正患者錯誤的自動認知和與飲食、體重、體形相關的錯誤假設,然后再重塑等。還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選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則使用以抗抑郁為主的抗精神病藥,佐以其他各種對癥的輔助療法。
(責任編輯:鐘吉怡 )
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厭食癥居然是心理疾病。是的,厭食癥并不是簡單的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的關系,而是一種心理疾病,應該引起重視。 詳細>>
現在很多的人都想有一個好身材,特別是女性。他們想通過厭食癥來減肥,然后用有一個好身材。其實,厭食癥對身體的危害挺大的,厭食癥的死亡率要高……詳細>>
不少愛美的女性在減肥的時候,很多時候采取非常極端的節食方法,久而久之體重是相對減了下來,可是身體也出現了不少往常沒有的反應。不當節食減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