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擺脫從眾心理?教你這些心理技巧可以學學!
面對從眾心理,如果別人都那么做,而自己不那么做的話,會感覺有非常奇怪的心理。從眾心理是指個體受到外部世界行為的影響,以及自己的感知和判斷、以及理解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事實上,這種心理只有少數人保持獨立,所以從眾心理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先學習兩件事一是什么是要拒絕的,并了解哪些最適合自己的內容。
那么,怎么擺脫從眾心理?
第一、學會拒絕
其實很多人都不會拒絕,即使別人要求的事情很難做或者付出巨大的代價,還是不會拒絕。只有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擁有的能力、如果做不到,就去拒絕它。同樣,與其跟隨潮流玩游戲時,如果不喜歡它,就拒絕好了,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不能因為別人而讓自己不快樂,學會拒絕,不要為難自己,從眾不一定就是好。
第二、不一定適合自己
從眾不一定是好的,就算是好的也可能不適合自己,比如職業很多人都想去大公司,但小公司適合你,那么你選擇合適的公司,潛力才能發揮出來更多。例如很多人都在玩游戲,而你不喜歡玩游戲,也許很多人認為你是另類,如果強迫自己從眾,只會浪費時間和浪費精力,最好花時間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第三、理智思考
從眾之前要理智地考慮從眾的原因和所帶來的后果,不要看到事情發生就直接跟隨,從眾心態是追隨潮流的趨勢,不要讓別人的想法強加于自己,這會令人感到不舒服,不必被別人的枷鎖困住。
第四、是否符合現實
以實事求是為原則,無論是否從眾或是擺脫從眾,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從眾所做的事情要符合現實的需要,實事求是是尋求新的方向和見解,如果脫離了實事求是的原則,那么就是白日夢和脫離現實,這樣所做的事情沒有穩定的基礎,最后也是以失敗而告終。
第五、是否超出能力范圍
在生活中,特別是在一些女性的圈子里,經常有從眾的攀比的心理,如果圈子內人的房子、車子、或是時裝等等都比自家的好,每次閑聊時都以這些物質消費為話題,而由于自己的家庭情況不容樂觀,無法達到這樣的水準,那么就不要對自己和丈夫增加壓力,過好自己的生活,量力而為就好。
只有想從眾的心,而對自己沒有深刻理解、或是無視自己的狀態,從眾的后果就是不切實際,徒勞無功、或是浪費時間和金錢而已。所以,每個人必須審視自己的需求,如果對自己沒有幫助、或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沒必要從眾,自己特立獨行也是挺好的。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