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幾種行為易導致焦慮?這6種行為一定要糾正
很多人會因為一些生活上的習慣、或是在面臨生活的壓力時,總會感覺到非常的焦慮,而焦慮的情緒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嚴重時還會影響到身心的健康。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哪些壞習慣導致的情緒焦慮,從而加以避免免與糾正,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變得健康。
哪幾種行為易導致焦慮?這6種行為一定要糾正
第一、照鏡子的時間過長
事實上,在鏡子里看一會兒有助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從而增強自信心。然而,隨著照鏡子的時間延長,人們這種自我滿足感會逐漸降低。因為,這樣你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從而滋生出焦慮、抑郁和其他負面的情緒,然后影響自信和判斷力。當對著鏡子看十分鐘以上時,他們的焦慮和易怒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應該避免較長時間地照鏡子,當感覺到滿意時,就迅速離開鏡子前。
第二、沉迷于網絡
有一項調查發現,如果人們每天花費較長的時間沉迷于網絡時,這種行為會導致有孤獨感、工作倦怠感、以及成癮等不良情緒,最好還是遠離網絡,不要沉迷于一些游戲等太長時間。
第三、做事拖沓
如果每天無法合理地分配和管理時間的人有較高的抑郁,一切都拖到最后最后,這讓人覺得生活很混亂,并難以控制、并導致抑郁和焦慮。
第四、經常久坐不動
缺乏運動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挫折感,運動可以抑制焦慮。當身體運動起來后,可以釋放大腦中一些良好的化學物質,而且運動中釋放的皮質醇可以減少身體的壓力,體育鍛煉還可以改善認知功能等。
第五、購物或網賺成癮
那些傾向于物質享受的人,更容易出現創傷后應激癥狀,更容易被迫或沖動購物,所以,追求物質享受者增加了壓力的負面影響。
第六、壓抑感情的宣泄
刻意回避會使人焦慮,壓抑情緒會使壓力加重,從而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所以,當對面壓抑和負面的情緒時,回避不是最好的策略,你越逃避,事情就越糟糕,對造成壓力的事件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才能加強對負面情緒的控制。
總而言之,以上這些小習慣,可能有時候被我們所忽略了,所以我們應該要努力糾正這些不良的惡習,這樣才能避免情緒焦慮的發生,從而才能使自己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