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注意:這5種行為易導致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叛逆行為,尤其是家長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沮喪。當孩子不明原因的發脾氣、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去責備別人、對某些人或者是懷恨在心等,家長就要引起警惕了,不然讓孩子走入歧途。
這5種行為易導致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1、對孩子打罵或者批評
對孩子大吼大叫是消極行為,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和挑釁。從表面上看起來孩子更正了錯誤,但是這只是一種暫時潛伏,有可能會引來以后的打罵。另外也不能隨便的責罵孩子,不能批判其人格。正確的方法是幫助孩子來分析其行為后果并且給予建設性的意見。家長一味的批評會讓孩子否定自我價值,對自信心帶來傷害。總是受到批評的孩子會變得自卑而且無助。
2、不停嘮叨
家長對孩子批評或者打罵后若沒有效果,會反反復復的說某件事情,其實孩子一點也不在意,反而會拒絕,長時間下去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就是因為不停的嘮叨而破壞了親子關系,只有親子關系很親密,才能夠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好本分事情。
3、打斷孩子說的話
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能直接打斷孩子的話,應該讓他們有機會把所有的話全部說完,這是最起碼的尊重和禮貌。如果孩子一直得不到尊重的話,會抵制和家長交流,從而產生了叛逆情緒。另外不能挖苦孩子,這樣會重創親子之間的關系。
4、揭孩子老底
有一些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是翻舊賬或者讓孩子站立在自己的立場去感受,這樣會引發他們的內疚。長時間使用內疚來控制孩子或者舊賬上傷害孩子,會讓他們一直處于消極的情緒中,從而疏遠了和家人之間的關系。
5、總是不停的說教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指揮或者控制孩子行為,這說明不信任孩子,不能讓其掌控自己的生活。長時間下去會讓孩子討厭父母的說教而出現拒絕,甚至會對抗著干。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其自我探索。
溫馨提示
家長要對孩子放手,不能一味的懲罰,頻繁普法會讓孩子出現絕望、內疚以及羞恥等負面情緒。盡量是選擇合適的紀律約束孩子,當孩子犯錯時讓他們承擔應有的責任。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