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分享?家長應學會這3招來開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例如:孤僻、自我、邋遢、拖延、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等,最為突出的是孩子不愿意分享這個問題,令許多家長頭疼,孩子不愿意分享有什么原因?家長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常見理由
1、珍貴的禮物,不愿意分享
如果一件東西彌足珍貴的話,你愿意和同他人一起分享嗎?孩子也是如此,讓他覺得一種東西非常的珍貴的時候,不愿意同他人一起分享,這時家長不要強迫他分享,孩子對他珍愛的東西會顯得特別的寶貴。所以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同他人分享的理由。
2、被家長慣的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往往一個孩子由幾個家長疼著,家中有什么東西都是孩子的,甚至孩子喜歡吃一種東西,整盤都給孩子吃,孩子習慣了獨自占有,不愿意同他人分享是家長慣出來的。
3、自私的表現
只要是人,都會有自私的一面,更何況是小孩子。當孩子擁有一件東西的時候,他不想同別人分享這分快樂時,這份快樂只有他自己擁有,這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1、家長將分享帶到日常生活中
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分享精神傳遞給孩子,比如說:把一個蘋果切成若干份,讓孩子分給爺爺一份,奶奶一份,爸爸一份,媽媽一份,這樣孩子擁有東西的時候就有想法想要跟他人一起分享了。其次,家長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當孩子有好玩的東西時家長也可以要求孩子跟自己分享。
2、家長樹立分享榜樣
家長要樹立分享榜樣,當家中來客人的時候,家長可以拿出美食來跟客人一起分享。當朋友需要某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可以把東西送到朋友家去。家長這種分享精神就會影響著孩子,孩子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學會了分享。
3、讓孩子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分享東西給他人是能夠收獲快樂的,比如說:與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將棒棒糖與好朋友一起分享,好朋友將餅干同自己分享,這樣自己既擁有了兩份禮物,又收獲了友誼,非常的開心快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只是自已顧自己,那永遠只有棒棒糖可以吃。
讓孩子學會分享并不是口頭上跟孩子說,孩子就會明白的。家長要在生活當中去把分享精神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分享精神成為一種習慣。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