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總是拖延?要克服拖延癥,送你6招很管用!
現在很多年輕人有拖延癥,總是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嚴重的拖延癥會對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同時也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但如何緩解拖延癥呢。
如何緩解拖延癥?
1、適當的接受
首先要接納自己有拖延癥的事實,一般過于追求完美且做事認真負責任易出現拖延癥,他們要求把事情做得最好,才一直拖延,沒有著急下手,常常在最后時刻才完成任務。不要因為有拖延癥而過于焦慮和煩惱,從多方面來看待問題。
2、固定好時間
固定好時間且養成好習慣,安排自己在固定的時間坐在書桌上工作,期間拋開游戲和手機,會發現自己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務,感覺任務越來越輕松,且自信心充足,同時也減輕心理上的負擔。
3、消除一切干擾
消除一切會影響人們工作效率的物體,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工作上。朋友或家人之間可以相互監督,克服此壞習慣。
4、學會分清主次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學會分清主次,要做的事情分好優先級,先解決突發性和迫不及待的事情。
5、設定好具體目標
一個人沒有具體目標是會變的拖延。一旦擁有明確的目標時,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達到目標時,人們就會行動起來。另外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拖延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限的往后推拖延。無論如何都給自己設置一個期限,若實在控制不了的話,就該使用最后的期限力量。
6、制造緊迫感
人沒有緊迫感的時候易拖延,這就是所謂的本能偷懶。當意識到事情緊迫性時,會調動精神來面對眼前的任務。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部分人群認為拖延癥是用自制力來克服的,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克服拖延癥真正需要的是培養人們的行為方式,習慣當天是當天畢,馬上解決的事情絕不能拖延,久而久之就能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避免出現拖延癥。
溫馨提示
積極改變不正確的認知,可運用積極暗示、放大優點和增加成功體驗的方法來獲取自信心,改變完美主義。適當的休息來轉移注意力,可通過聽歌或散步的方法來轉換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不能逃避現實。同時要增強自我效能感,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拖延發生,積極監控自己的行為。
參考資料:
《大部分人都會有拖延癥,想要改善,麻煩先謹記這7點》,頭條,2018-06-06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