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家長看看孩子有沒有這6個行為!
身體健康莫過于心理健康,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屬于心理上的問題,必須引起家長重視,選擇正確的方法來及時糾正,以免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1、吸手指
孩子3歲之后仍然愛吸吮手指,這是心理問題。家長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多跟孩子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內心想法。多陪孩子玩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或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久而久之能糾正吃手指的壞習慣。
2、咬指甲
有一部分孩子喜歡咬指甲,甚至把指甲咬出血,除了和體內缺乏微量元素有關外,有可能是心理問題。如家長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父母關系不和諧、孩子情緒緊張或學習壓力大等。父母要尋找出引起孩子心理焦慮的原因,給予一定的關心,陪孩子一起玩耍或外出活動。家長需正確引導孩子咬指甲的壞習慣,不能打罵或斥責,以免加重心理上的問題。
3、脾氣暴躁
孩子脾氣暴躁,因為小事大發雷霆和攻擊性非常強,這屬于心理問題。若孩子脾氣暴躁,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獨自待在一個房間中冷靜幾分鐘,不允許任何人安撫。另外家長需自省,不能帶著孩子的面吵架,同時控制好脾氣。
4、3歲以上的孩子太依賴父母
三歲以上的孩子太依戀父母,仍然不能分離,這主要和教育因素有關。家長需逐步培養孩子獨立性,讓他們體會到獨立完成一件事帶來的成就感。另外,家長離開孩子時不能偷偷摸摸的,必須給孩子說一聲,告訴他們父母一定會回來的。
5、過度恐懼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體驗到恐懼感也會有所增多,孩子是否能及時克服恐懼,跟孩子從父母身邊得到安全感有關。家長需站在孩子角度上來想問題,給予嬰兒安撫,不能嚇唬。通過摟抱或輕聲安慰來降低恐懼感,鼓勵他們把恐懼感說出來。
6、退縮行為
有些孩子不合群、孤僻,不喜歡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家長應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多方創造條件,使得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或玩耍,讓他們逐漸適應公共場所活動。
溫馨提示
家長應多關注孩子心理問題,一旦出現以上問題,需及時做好引導。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陪伴和關心,多和他們溝通和交流。
參考資料:
《父母一定要知道的11種兒童心理問題》,頭條, 2019-10-08
(責任編輯:湯秀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