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太多是太累了?可能是抑郁癥
當孩子上課總是打瞌睡,無法控制地想睡覺,仿佛隨時隨地都能睡著時,可不要以為是太累了,當心患上了抑郁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和精神醫學科潘集陽(專家預約)教授提醒,睡眠障礙往往是精神障礙常見的伴發疾病,睡眠紊亂是精神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他呼吁,在關注青少年的睡眠問題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其精神心理上可能隱藏的潛在問題。
高中生總是睡不醒,原來存在抑郁情緒
莎莎(化名)是一名高二學生,最近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癥狀——嗜睡,總也睡不醒。在上課時,常常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睡得很沉,叫都叫不醒,老師認為莎莎作息不規律,于是要求家長好好管教,并告誡說,如果上課繼續“夢周公”,可能面臨被退學的風險。家長回家詢問孩子為什么會在上課的時候睡覺,孩子卻說自己不是故意要在課堂上睡覺,而是無法克制睡意。事實上,即使周末休息,莎莎睡到日上三竿,但她還是覺得疲乏、困倦、腦子不清醒。
莎莎的家人十分著急,帶著她跑遍了各大醫院,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卻沒有檢查出任何問題。后來經朋友介紹來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睡眠障礙門診就診,潘集陽教授通過對莎莎進行詳細檢查和評估,發現她存在抑郁情緒。
這個診斷讓家人很詫異。原來,她在人前會表現得積極樂觀,家人跟朋友難以發現她的內在情緒問題。不知何時起,莎莎整天只想睡覺,不愿意與人交流,不愿出門,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也難以靜心完成學業。還會經常莫名其妙地哭泣,覺得自己比別人差,稱自己活著沒有什么意義,曾多次用手掐自己脖子及撞頭等傷害自己。
為進一步明確莎莎的睡眠問題,潘集陽教授建議莎莎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睡眠醫學中心行夜間多導睡眠監測(PSG)及多次睡眠潛伏時間試驗(MSLT),以求進一步明確診斷。根據其臨床表現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潘集陽教授考慮莎莎存在:1、重性抑郁障礙;2、可疑發作性睡病。就目前情況而言,建議其保持正常的作息規律,同時進行藥物治療,主要治療原發病即情緒問題,睡眠問題也會隨之改善。
白天過度嗜睡,警惕這種慢性睡眠障礙
無獨有偶,初三學生小林(化名)也出現類似睡不醒的癥狀。一直以來,小林的成績名列前茅。但是最近兩年的她好像變了個人,上課總是打瞌睡、沒有辦法集中精神聽課,不僅僅是上課時間,在吃飯、考試以及進行體育活動時,同樣無法控制地想睡覺,仿佛隨時隨地都能睡著。有時候小林與同學玩耍大笑或生氣的時候,還會突然不小心跌倒,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突然渾身沒力氣,過幾分鐘以后又恢復如常。
昏昏欲睡狀態使她沒有精力投入其他事情,漸漸不愛和同學交往,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學校老師發現了孩子的異常,告知家長,但家長一開始并未引起重視,還以為是孩子最近學業壓力太大,作息不規律,經過休息就能調養好。直到后來反復多次被老師提醒,家長才產生思考:也許孩子是生病了,應該去醫院進行治療。
家長先后帶小林在多家醫院就診,輾轉于兒科、神經內科、精神醫學科等科室,曾被診斷為癲癇、神經發育障礙、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境障礙等疾病,但都沒有查出明顯異常的檢查結果。一籌莫展時,他們來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睡眠障礙門診就診,潘集陽教授對小林進行了詳細評估,考慮小林的疾病可能是伴有猝倒的發作性睡病,經建議,小林進一步完善了夜間多導睡眠監測(PSG)及多次睡眠潛伏時間試驗(MSLT),最終確診疾病為伴有猝倒的發作性睡病。經過系統的服藥治療及睡眠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小林的日間嗜睡癥狀明顯改善。
警惕發作性睡病,多于兒童或青年期起病
“白日過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表現為難以在白天適當的時間維持覺醒或警覺,是一種過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發作,最常發生在不活動或單調、重復性活動階段,通常伴有疲勞、乏力和精力不足?!迸思柦淌诜Q,白日過度嗜睡的原因有睡眠不足、睡眠障礙、軀體疾病、精神障礙以及藥物及物質濫用。其中,睡眠障礙性疾病是引起白日過度嗜睡主要的原因,常見的疾病包括睡眠呼吸障礙、睡眠-覺醒晝夜節律障礙、睡眠相關運動障礙、發作性睡病、青少年周期性嗜睡貪食癥和特發性嗜睡癥。
小林就是典型的發作性睡病,它以難以控制的白天過度嗜睡、發作性猝倒、睡眠癱瘓、入睡前或醒后幻覺及夜間睡眠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焦慮、抑郁等癥狀。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發作性睡病在全球范圍內的患病率約為30例/10萬人,我國猝倒型發作性睡病的患病率約為0.033%,多于兒童或青年期起病,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發作性睡病是一種睡眠-覺醒周期紊亂性疾病,在生活中罕見,難以立即識別,可能延誤治療。但明確診斷后,通過及時、系統的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癥狀,療效顯著?!迸思柦淌诮榻B說,如果遇到對睡眠障礙等疾病認識不足的醫生,根據孩子的癥狀,很容易漏診或誤診為其他疾病,從發病到確診往往經歷2-10年之久。睡眠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經過專業的睡眠監測技術,指導進一步治療。雖然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通過對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藥物治療,可有效緩解疾病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過度嗜睡可能是抑郁癥,多見于兒童青少年
白天過度嗜睡除了與多種睡眠障礙相關,實際上最常與精神心理疾病相關,特別是雙相抑郁障礙。“過度嗜睡或疲勞可能是心境障礙患者首發或主要的主訴,包括抑郁癥、具有非典型癥狀特征的MDD、心境障礙、雙相情感障礙和季節性情感障礙。除此之外,過度嗜睡可能與抗治療能力、癥狀性復發、自殺風險增加和功能障礙有關?!?/p>
據兒童嗜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農村青少年白日過度嗜睡的一年期持續率和發生率分別為27.6%和9.3%。白日過度嗜睡與焦慮和抑郁有一種相互的關系。另外,在縱向研究中,抑郁障礙和白日過度嗜睡之間有很強的聯系。
潘集陽教授表示,大多數人認為失眠與抑郁癥息息相關,但睡眠過多同樣也與抑郁癥相關聯?!八哌^多是抑郁癥的不典型表現,更多見于年輕人(<30歲抑郁癥患者中有40%,50歲抑郁癥患者中10%)和女性,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特點就是睡眠紊亂,生物時鐘節律失調,主要表現包括白天嗜睡,日間休息后感覺不能恢復精力或警覺,但不包括夜間睡眠。這一現象與長期、嚴重和難治性抑郁癥有關,也可能提示潛在的雙相障礙。因此,早期識別與治療是改善患者睡眠問題及預后的重要保障?!?/p>
另外,不少家長擔心青少年服用抗抑郁的藥物會產生系列的副作用,進而拒絕服藥。潘集陽教授表示,如今青年少服用藥物會嚴格進行監控,按照國際標準,根據病情情況進行劑量調整。不過,由于青少年藥物起效較慢,家長不要過于焦慮,按照醫囑服用即可。
知多D:提高睡眠質量小建議
國外大多數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每年大約有33%的人出現過睡眠障礙,有17%的人為嚴重失眠。潘集陽教授也給出提高睡眠質量建議:1、減少工作時間,在可能的情況下停止或調整工作時間表;2、安排小睡時間,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晝夜節律調整;3、睡前盡量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4、睡眠時候避免強光照射;5、效果欠佳時,可采用促進睡眠和清醒的藥物;6、如果影響到了學習、生活功能,應及時到醫院睡眠門診或睡眠醫學中心就診。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tianxu 通訊員:張燦城)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