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場多樣心理活動齊上陣 助力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2023年10 月 10 日是第 32 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為進一步促進兒童青少年心靈成長,提升兒童青少年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近日,白云區社會心理服務站、白云區心靈關愛志愿服務隊聯合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專家團隊,圍繞兒童青少年親子溝通、情緒、壓力、人際關系等高頻話題,為學生和家長群體開展了10場形式多樣化的心理活動。來自永平街、白云湖街、鶴龍街、人和鎮、石井街、云城街、大源街等各轄區學生家長代表共 5573 人參加。
專家義診,學生足不出校化解心理困擾
“最近的學習壓力很大,我要怎么做才能調節好心態呢?”活動現場,心理專家組織了義診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來自人和鎮第一小學六年級的小藝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經歷,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心理壓力大,甚至產生了厭學的念頭。
心理咨詢師梁爽老師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逐漸學會正確評價和接受自己,學著調節壓力和焦慮。”
帶孩子來咨詢的家長高興地說道,感謝白云區社會心理服務站等相關單位的組織,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體驗到心理專家優質的診療服務。
多樣團輔活動,緩解學生壓力和情緒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心理活動逐漸復雜,對自我和社會充滿了困惑,且對于外部環境變化較為敏感,情緒較易起伏,容易沖動。
對此,活動還邀請心理專家進行專題授課,心理咨詢師劉宇翱、曾凱搏等就同學們提出的如何管理情緒、如何處理師生、同學、家庭關系等問題,通過游戲、團體互動的方式向同學們提供了一些解決和處理問題的小妙招,同時還現場指導同學們通過掌握轉移法、表情調節法、深呼吸調節法和肌肉收縮放松訓練等情緒調控方法,舒緩了內心的消極情緒。
來自職業學校的學生阿軒說:“壓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正確面對壓力,我們可以通過肌肉放松來緩解壓力,或做自己喜歡的事來放松自己,我們要勇敢面對壓力,不懼怕它。”
親子講座,傳授家長溝通相處技巧
與孩子保持有效溝通,是了解孩子內心體驗、及時提供幫助的前提。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咨詢師王彥紅現場講解了面對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家長該如何關注了解,引導家長學會正確的親子相處方式。
王彥紅介紹,不少前往醫院咨詢求助的家長存在單純的言語說教,缺乏與孩子有技巧地溝通,甚至有的家長簡單地將嘮叨當作溝通,往往只想讓孩子認識并反省自己的錯誤,卻沒有意識到單純地指責、說教,孩子是很難接納家長的觀點。
針對上述問題,王彥紅老師給出了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比如要與孩子平等對話,避免命令式語氣,用開放式提問給孩子完成目標的引導,給予孩子適當的心理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意見,支持孩子獨立自主等。
線上直播課,專家免費答疑解惑
除了線下開展義診、講座、團輔,本次活動還采取了線上直播的方式,邀請多位心理專家以“如何陪伴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主題進行線上授課。直播活動吸引了近1200位家長參與。
一位家長咨詢道,初二孩子患有抑郁癥,學習不好成績很差,每天很焦慮,回家就玩手機來放松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心理咨詢師侯佳洵解釋,很多家長都只看到孩子的行為表現,卻看不到背后的情緒和精神因素,把問題簡單定性為不愛學習、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長此以往,導致青少年的抑郁之路“道阻且長”,甚至出現自殘、自殺等傾向。很多孩子心理或身體生病了,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主要的支持系統——家庭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父母是孩子就醫前極為關鍵的一環。
白云區社會心理服務站全方位賦能青少年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心理行為問題,白云區現有的“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開展了覆蓋“家-校-社-醫”多維度的科普宣教活動,為社區居民、學校學生提供線下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線下講座、團輔活動、親子工作坊、心理風險排查評估、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居民正確認識心理行為問題,利用心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有針對性地引導社區居民走出情緒的陰霾,逐漸樹立健康正向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此次世界精神衛生日系列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兒童青少年自我保健的意識,宣傳了心理健康等惠民項目,讓更多的兒童青少年在活動中感受到關愛。接下來,白云區社會心理服務站將繼續通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持續進校園、社區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提升家長、老師、社區工作人員等應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知識、技巧以及能力。
本文圖片由醫院提供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通訊員:謝智菲)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