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病 強迫癥焦慮癥你有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病 強迫癥焦慮癥你有嗎?
龍虎網報道:因為辦展會的緣故,同事小豆的壓力比較大,她向大家傾訴:我每次去飲水機倒水時總有用開水洗手的沖動,怎么辦?此話頓時引起眾同事共鳴———“天哪,我經常想用那開水洗頭發!”“我也是,我等公交車的時候總是想把腳伸到汽車輪子下面去!”“還有我,我總是有沖動想用裁紙刀割頭發!”“那我呢?我家住在7樓,每天下樓后,總會覺得家里的冰箱門或者是水龍頭沒有關,然后越想越緊張,不得不再爬一次樓回家確認……”
一番深刻的心理剖白之后,大家得出的結論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病。
你有病嗎?
說起心理疾病,在上世紀80年代,估計有很多人不屑一顧:“小資產階級的無病呻吟!”那時候雖然物質生活水平還不怎么樣,但廣大人民群眾正熱火朝天地建設四個現代化呢,身體上的疲勞跟病痛都顧不上,還有空想自己心理有沒有病?如果你在那會兒說自己心理不健康,估計街道居委會大媽就會將你和滿街亂竄張牙舞爪的“瘋子”聯系起來,把你當精神病人送醫院了。
再后來,著名心理醫生杰森·西佛伴隨著那部著名的《成長的煩惱》走進了千家萬戶。不過,我們更多地記住了他是一個幽默善良的好爸爸以及風韻猶存的中年男子,至于他的工作……呃,有這么不嚴肅、不正經的工作嗎?在自己家里上班,讓病人躺沙發上跟自己說些稀奇古怪的狂想?心理醫生,還真是高薪且輕松的工作啊!
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可生活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加上Dis-covery的科學探索劇集和HBO的熱門美劇《犯罪心理》《別對我撒謊》,韓國明星批量自殺事件……科普到了家,幾乎人人開口就是“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等專業詞匯,網上多的是學院派、野雞派的心理測試,從婚姻到學業,從性行為到旅游方式,五花八門的測試通篇做下來,你會心滿意足地得出結論:“啊,我果然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
你有心理醫生嗎?
西方,特別是美國,其心理咨詢行業的成熟度遠遠領先于我國,這是不爭的事實———誰叫人家心理有毛病比我們早呢?在美國,人們一旦遇到諸如情緒低落、情感挫折、環境不適等心理問題,首先就會想到找心理醫生。美國人把接受心理咨詢看得像吃頓麥當勞那樣自然、簡單。
美國是現代心理咨詢的發源地,也是心理咨詢業最發達的國家。在那里,幾乎每一個中產階級人士都有自己的心理醫生。有人這樣形容說,美國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兩個人攙扶的,一個是律師,一個是心理醫生。據統計,每50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名心理醫生,30%的美國人定期做心理咨詢,80%的人會不定期去心理診所。
在我國,心理健康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不少人,特別是年長者還把心理疾病等同于精神病,就算覺得自己哪里不對,也不覺得該去看心理醫生,害怕別人以為他們“腦子有病”。能以平常心接受心理疾病這個概念的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接受不了心理醫生的高收費———地處內橋的南京市一家心理咨詢中心,其收費標準是:一個月4小時,一年約5000元。對此,許多白領表示不可思議:說說話就要5000元?去咨詢的美國留學生Andy也表示不可思議:一年只要5000元?
Andy說,在她的家鄉波士頓,一般心理醫生一小時收費150美元;而在報紙上擁有專欄或是經常上電視的知名醫生,收費更是在200美元以上。不過好在有醫療保險可以報銷。“美國人重視自己的生活狀態,務求自己的身心快樂健康。如果教堂的牧師無法減輕自己的壓力,那就去心理醫生那里,把最后的一點煩惱交給心理醫生。”
她告訴記者,美國法律對執業的心理醫生資格審查很嚴格。心理醫生分為三類:心理學家、婚姻家庭兒童心理治療師、臨床社工。他們要獨立開業,除了須有碩士以上學位外,還要有3000小時以上的臨床經驗,同時通過政府相關的執業資格考試。“這和我在中國很多地方看到的不一樣。”Andy想了想,費勁地擠出了幾個對她來說拗口的詞:“思想教育工作者”“知心姐姐信箱”“電臺熱線”。
心理咨詢業在我國剛剛起步,個中高手屈指可數,入行門檻又過低,許多人甚至靠著一根電話線或者網絡論壇就辦起了心理診所,這也是不少國人對心理醫生缺乏信任的原因,在他們看來,與其花錢請這樣的心理醫生,還不如跟幾個朋友一醉消千愁呢!
“私人心理醫生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南京市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副主任李箕君說,培養一個專業心理醫生的過程較長,除了技能培訓,還需要長期的臨床經驗,有時還需要進行藥物治療,而不正規的心理醫生是沒有藥品處方權的。
你有這樣的癥狀嗎?
記者在網絡社區征集感覺自己心理有小毛病的案例,發現以下幾種是近年以來的流行趨勢———
拖延癥
周暉是公司里有名的“遲到大王”。每天晚上臨睡覺前,他都會肯定地告訴自己:明天一定不能遲到。可是第二天鬧鐘一響,他依然會在床上賴到不能再賴,才旋風一般起床洗漱。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底線,如心中預設是7:30起床,即便到了7:29,他也會眼睜睜看著鬧鐘走過那一分鐘再起床,然后風急火燎地洗漱穿衣出門,再反復回去檢查自己是否鎖門了,煤氣是否關了。———遲到就在所難免了。
強迫癥
“越夜越興奮。對于早睡覺這件事,我實在是無能為力。”這是網絡上一個知名“晚睡強迫癥”小組的宣言。這個群體的人,不會工作到深夜,也不會歌舞升平徹夜泡吧,但就是———如果讓他們早早躺到床上,他們便怎么也睡不著。同樣,他們也不屬于失眠的群體,因為一旦倒在床上,他們一樣能呼呼睡到天亮。“其實我也沒什么事,就是到了晚上不想睡,夜里11點洗漱完畢,非要上上網、看看電影、看看書,熬到兩三點困得眼皮打架,才能踏實睡覺。”在銀行工作的張薇說,“這可能也是一種強迫癥。”
焦慮癥
24小時全天候開機,總是莫名其妙地出現幻聽,覺得手機在響,每天3次以上查看電子郵件,一旦發現陌生電話或是陌生電子郵件就心跳加速,偶爾忘帶手機就會坐立不安……這是黃劍的癥狀。
除此以外,他愛瀏覽信息、收集信息、發布信息、交流信息。黃劍熱衷于把收集的信息四處發布,QQ、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和平時的閑聊都是他發布信息的渠道。“你知道最近很紅的海運女嗎?”“××明星又出緋聞了……”黃劍明明知道很多信息他根本用不上,但還是抱著某種心理平衡或者心理補償的心態去接觸它們。“我必須幾個小時就‘刷新’一下自己腦海里的信息,否就會非常不爽。”
以上癥狀都是比較常見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沾點邊。如今壓力這么大,有點古怪想法不可怕,重要的是學會自我調節。
專業心理醫生的處方也很簡單:忙里偷閑,暫時丟掉一切工作和困擾,徹底放松身心,讓精力得到恢復。此外,要保持正常的感情生活。事實表明,家人之間、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和愛護,對于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FDPageBreak}
美國心理醫生馬俊杰坐診記
美國心理醫生MattMarko,中文名“馬俊杰”,是醫學、心理學、哲學三料博士。他從2005年起在浙醫一院心理衛生科坐診,很受那些飽受心理疾病困擾的白領歡迎,每到他坐診的周四,早上5點就有人來排隊掛號。他每天要看20多個病人,最多的一天接待了40人!
馬俊杰告訴記者,和在美國一樣,現在他接觸到的中國病人中最多的是抑郁癥患者。“在美國,至少有8%的成年人曾經出現過抑郁情緒,以這個比例按中國的人口計算,抑郁人群大得驚人。女人得抑郁癥的幾率要比男人高二到三倍,中國的情況也是一樣。大約15%的抑郁癥患者會自殺,更多的病人有過自殺的念頭。”
馬俊杰介紹說,抑郁癥最高發的年紀是二三十歲。它起病很慢,可以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逐漸加重,并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天內突然暴發。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癥,除了脾氣暴躁外,還會同時出現肚子痛、頭痛等癥狀;成人的典型癥狀是悶悶不樂、失眠、精神萎靡不振等;老年患者則經常強調他們身體哪里哪里不舒服,而回避內心感受,因此有時會誤導醫生的診斷。
不同的社會文化也使抑郁癥的表現千差萬別。在地中海國家,抑郁癥患者經常抱怨頭痛或是緊張;亞洲人則愛說自己沒力氣、身體虛弱。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對抑郁癥的認識不夠,因此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時治療。中國人常常隱藏或是竭力否定自己的情緒問題,這也許是因為他們不想給家人更多的負擔。但是如果得不到正規治療,抑郁癥狀可能會延續八九個月,并且有85%的患者還會復發,再次陷入這個情緒黑洞。
引起抑郁癥的生理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荷爾蒙分泌失調,缺乏維生素B6、B12,患老年癡呆癥、肝炎等疾病等。心理原因則主要是患者的認知和行為出了問題。
弗洛伊德認為,在經歷了一次強刺激事件(比如喪偶、事業失敗等)后,人們潛意識里的憤怒情緒就超過了悲痛的感覺,從而開始憎恨自己并自我毀滅,這就是抑郁癥。
心理咨詢和服用藥物是目前常用的兩種治療手段。
馬俊杰還介紹了兩種較為先進的治療方法。一種是電療(在人腦中通弱電流一到兩秒),常用于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無效的重度抑郁癥患者。患者一周要做六到十次。盡管這種方法對緩解重度抑郁癥非常有效,但在醫學界依然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種方法會使人的方向感和記憶
(責任編輯:陸偉祥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