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缺失是造成青少年犯罪心理主因
不正確的家庭教育給孩子造成難以矯治的人格障礙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課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師,正確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極其重要的。不正確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礙,形成不正確的人生觀。父母的行為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不良行為,主要有:一是父母不和、鬧離異,經常吵架,穢語連嘴,在家亂摔東西,給青少年造成心理傷害;二是家庭經濟差,平時很少給孩子零花錢,造成青少年去偷、搶;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對子女的過錯、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是打就是罵,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這種“高壓”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為不檢點、不務正業,經常酗酒、賭博,嚴重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五是溺愛孩子,視獨生子女為掌上明珠重視物質方面的滿足,忽視了思想品德的教養,嬌生慣養,隨著時間的推移,助長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父母沒有履行好法定的監護義務,不關心子女,任其發展,不聞不問。青少年在這種不良的家庭環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們孤獨、自卑、怨恨、狂妄,極易被壞人所利用,極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學校缺乏給學生一個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是素質教育已實行行多年,但不少學校還熱衷于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德育教育,對一些基本的社會常識、做人道理和社會公德規范的教育不夠;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很少對學生上法制課、出法制黑板報等進行普法教育;三是在具體教育中聯系實際缺乏,盲目的超越階段,忽視了青少年成長特點和接受能力,滿堂灌,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有的還逃學;四是有些教師岐視后進生,動不動就進行所謂的“批評”,甚至是人格侮辱,極大的傷害了學生幼小的心靈,影響了身心健康;五是市場經濟的影響,有些學校周末補課的要交補課費,無法參與補課,自認為低人一等,產生悲觀,形成畸形心理;六是學校缺乏與家長的聯系、溝通,沒有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無法及時對學生的不良“苗頭”性問題進行抑制;七是班主任缺乏對本班學生的了解和關心,對學生的情況缺乏全面掌握;八是教師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學,有的采取變相體罰,致使一些學生棄學、輟學,甚至流浪社會。在校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學習,極易走上邪路。
法制道德教育滯后
近幾年來,雖然在中小學設立了法律知識和品德教育課,在社會上開展“送法上門”、“法律進家”等多種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動,但在力度上還有欠缺,在面上還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視此方面的學習。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榮辱、善惡觀念,分不清罪與非?
青少年自身素質不高,抵御能力差,心理特點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質。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成長階段,辨別是非、區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響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為不穩,模仿力強,好沖動,易被誘惑實施犯罪;有的青少年對社會上不良風氣、各種誘惑,以及一些低級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種神秘感,想試試的心理;有的學生成績差,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自尊心受挫,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 正是由于大多數青少年犯文化素質不高和其脆弱的心理,使得他們分辨事非能力較差,其處世的無知性、盲目性就很難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經不起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后果等,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責任編輯:顏健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