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會預防疾病,還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議大家注意事項可包括: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
煙草中的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于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癥、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于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于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于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癥狀為原則。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心腦血管病患者安全度夏“八須知”
很多人誤認為,氣溫較高時血管會舒張,所以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夏天要比在冬天安全點。專家指出,事實上天氣炎熱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類疾病發病,除家中應常備急救藥品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可忽視夏季防治保健。
在天氣炎熱情況下,下列因素可引起發病:情緒不穩定造成血管痙攣,血壓升高;體液丟失使血液黏度增高;血管為散熱而擴張,誘發出血。
專家表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安全度夏,可掌握如下八個生活小常識:
降溫要緩步來。切忌突然走進低溫房間,否則將造成體表血管突然大面積收縮,血壓波動劇烈。
警惕“魔鬼時間”。每天6時至11時,人的交感神經興奮性開始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心血管病人在這一時間段內尤其應注意避免大的運動量,避免情緒波動。
3個半分鐘。起床時應先在床上躺半分鐘,然后坐起半分鐘,再雙腿下垂半分鐘。
常飲綠茶。心腦血管病人發病死亡原因多與出汗過多、未及時喝水、血液濃縮有關,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樣渴了才喝水,而應主動補水。又因綠茶有強抗氧自由基作用,有良好的防癌、防動脈粥樣硬化效果,是心腦血管病患者的首選夏季飲料。
膳食以“紅黃綠白黑”通吃最好。“紅”是指紅葡萄酒,適量飲用有助于預防冠心病。“黃”指黃色蔬菜,“綠”指綠葉蔬菜,能減輕動脈硬化。“白”指燕麥粉、燕麥片,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黑”指黑木耳,對降低血黏度、膽固醇有明顯效果。
勿暴飲冰水。猛喝冰涼飲料來降溫會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午睡半小時。午睡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
戒焦戒躁。夏日炎炎、酷暑難耐,人們情緒往往容易變得焦躁,心腦血管病患者特別要小心。預防心絞痛、心肌梗塞最重要的養生方法是淡泊寧靜。
(責任編輯:尹浩 )
文章關鍵詞:
很多人誤認為,氣溫較高時血管會舒張,所以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夏天要比在冬天安全點。專家指出,事實上天氣炎熱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類疾病發病,除家……詳細>>
很多人誤認為,氣溫較高時血管會舒張,所以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夏天要比在冬天安全點。專家指出,事實上天氣炎熱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類疾病發病,除家……詳細>>
很多人誤認為,氣溫較高時血管會舒張,所以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夏天要比在冬天安全點。專家指出,事實上天氣炎熱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類疾病發病,除家……詳細>>
過多地攝食油脂卻會危及健康,首當其沖的便是心腦血管。目前已有研究顯示,過多的油脂不僅會被血管吸附,而且還會“卡”在血管壁上,被氧化成自由……詳細>>
研究表明,鈣劑在進入人體后,有兩種不同的沉積途徑,一種是沉積到正確的部位,比如骨骼和牙齒;二是沉積到不該去的部位,比如動脈血管、心臟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