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癥狀表現及特點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發病時肢端發涼、怕冷、麻木、酸痛,繼而出現間歇性跛行,最后發展為靜息痛,尤以夜間為甚。受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肢端皮膚呈紫紅或蒼白,皮溫降低,皮膚干燥,小腿肌肉萎縮,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淺表靜脈炎和雷諾現象,嚴重者可有肢端感染潰瘍或壞死。
臨床上按肢體缺血程度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分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功能性缺血(血管痙攣)大干器質性(血管閉塞)。主要癥狀為輕度間歇性破行,行走500-1000米后出現肢體疼痛,休息后可緩解。檢查發現患肢皮溫稍低,色澤較蒼白,足背或腸后動脈搏動減弱,可反復發生游走性淺靜脈炎。
第二期:營養障礙期,動脈已處于閉塞狀態,以器質性變化為主。肢體依靠側支循環存活。表現為間歇性膠行明顯,疼痛為持續性靜息痛,夜間更甚。皮溫顯著降低,明顯蒼白,或出現紫斑、期紅;皮膚干燥無汗,甲殼增厚變形,小腿肌萎縮,足背、授后動脈搏動消失。腰交感神經阻滯試驗,可使皮溫有所升高,但達不到正常水平。
第三期:壞死期,動脈完全閉塞,側支循環已無濟于事,癥狀加重,持續劇痛,迫使病人日夜屈膝撫足而坐,或借助下垂肢體以減輕疼痛。患肢趾(指)端發黑、干癟、壞疽,潰瘍形成。壞死繼發感染后,干性壞疽變成濕性壞疽,出現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特點:
1、多見于20~40歲的男性吸煙者,絕大多數為下肢受累。
2、起病時肢端發涼、怕冷、麻木、酸痛,繼而出現間歇性跛行,最后發展為靜息痛,尤以夜間為甚。
3、肢端皮膚呈紫紅或蒼白,皮溫降低,皮膚干燥,小腿肌肉萎縮,趾或足發生潰瘍及干性壞疽,可伴有游走性淺靜脈炎,足背動脈和(或)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肢體位置試驗陽性,即平臥抬高患肢時肢體末端蒼白、下垂時潮紅或紫紺。
4、免疫球蛋白增高、抗動脈抗體陽性,有助診斷。肢體節段性測壓、動脈波形分析、經皮氧分壓測定、皮溫測定、肢體紅外線熱圖像檢查,有助于判斷閉塞的部位及病變程度。動脈造影顯示病變呈節段性分布,受累段狹窄或閉塞。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丹參片有何作用,能治主動脈硬化和心絞
2024-10-2470 歲老人有高血壓突然中風該如何處
2024-10-24長澳產的厄貝沙坦治療高血壓效果怎樣?
2024-10-24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玄寧)降壓效果
2024-10-24晚上安靜時左耳能聽見不定時心跳聲
2024-10-24拜阿司匹靈能治高血壓嗎?如何服用?
2024-10-24驗血發現肝腎功能超標,曾用圣通平降壓
2024-10-24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芪藶強心膠囊,搭配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