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須遵循“八字訣” 調血脂善用你左膀右臂
近日我的一個高血脂患者打電話告訴我,他的血脂、血糖、血壓都降下來了,言語中充滿興奮。這讓我回憶起該患者剛來就醫時的情景。我的這位患者是某處的一個處長,而該處長體形較胖,血脂升高已經有多年了,伴有血糖、血壓升高。血脂以甘油三酯升高為主,一直在吃藥。大家都知道,降甘油三酯的西藥很容易損害肝臟,他的轉氨酶也有升高,一直為此苦惱。半年前,他向我求助,我告訴他如果要想把血脂降下來,必須做到以下八個字:“收緊嘴巴,放開手腳”。
“收緊嘴巴”是指控制飲食,尤其是那些含膽固醇、甘油三酯的食物,也包括其它高熱量的食物。要知道,中國的經濟發展迅猛,今天食品的豐富程度簡直讓人難以置信,人們根本沒有來得及更新飲食觀念,餐桌已經擺滿了雞鴨魚肉。結果,中國人的血脂水平直線上升,高脂血癥患者日益增多。
“放開手腳”是要增加運動量。我舉了兩個截然相反的例子,一是農民工,一是上了一定年紀的城市婦女。以干體力活為主的農民工經常用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炒菜、吃肥肉,不見有多少人血脂水平高。而許多四十來歲的城市婦女則經常抱怨自己“喝水都會肥”,盡管她們吃的是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色拉油。導致這兩種結果的根本原因是運動與否,農民工一天到晚都是體力活動,體內的脂肪和血脂在運動中被消耗、轉運,即使吃肥肉、豬油也不容易引起血脂增高。上了一定年紀的城市婦女活動量很少,能量消耗很低,即使吃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色拉油,血脂和脂肪仍然會在血管和皮下堆積。
“吃”是大部分高血脂患者的最愛,所以“收緊嘴巴”還真不容易做到。我要求這位處長把測體重作為每日必修的功課,時刻提醒自己,并將體重的下降作為一個與血脂同樣重要的目標。每餐只吃少量的米飯和肉類以保證身體必須的營養,胃部剩下的空間由蔬菜(油也不能多放)來填充;吃到七分飽時就離開餐桌,保持第二餐前一小時有饑餓感(腸鳴)。
有一些血脂高的患者本來就吃得不多,這就要從“放開手腳”方面下工夫。上述那位處長喜歡爬白云山,我很贊賞,并鼓勵他除了星期六、星期日爬山外,另外每天進行有氧運動半小時以上。一段時間以后,這位處長出現了膝關節活動疼痛,根據檢查診斷為退行性關節炎(俗稱關節老化),我建議他把爬山、跑步改為游泳、太極拳等運動(這些運動對關節恢復有利),時間仍然是每天半小時以上。之所以要求半小時以上,是因為運動剛開始時消耗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肌肉中的糖原,20分鐘以后身體內的脂肪才逐漸被調動、燃燒,持續一段時間后才有可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一般來說,經過1-3個月飲食、運動調節后,血脂將伴隨著體重有明顯的下降。也就是這位處長,大概是四個月后就給我打來報喜的電話:不用吃調血脂藥和護肝藥,肝功能正常,體重、血脂、血糖、血壓都降下來了。他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四個指標全好轉呢?”我告訴他,高血脂會引起身體產生胰島素抵抗,降低血脂后胰島素的降血糖效率會增加。放開手腳、收緊嘴巴可使能量消耗增多、攝入減少,體重自然下降。體重、血脂、血糖的下降,加上適當運動帶來的精神放松,血壓也隨之而降。
血脂化驗包括以下內容:
總膽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壞”膽固醇,過高則冠心病危險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好”膽固醇,過低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甘油三酯(TG)———
某些條件下,高TG增加冠心病危險。
Tips:有助降血脂的食物
血脂高的人平時多吃一些有助降低血脂的食物,如:大棗、山楂、枸杞子、葵花子、番茄、獼猴桃、黃瓜、芹菜、茄子、辣椒、蘿卜、胡蘿卜、大蒜、香菇、豆腐、燕麥等。
生活調理不見效需用藥
也有一些人,經過飲食和運動調理,血脂仍得不到明顯的改善,這可能是身體內缺乏轉運血脂的某種蛋白或某種酶,需要用藥物治療。用藥物進行調脂治療時仍然要以飲食和運動治療作為基礎,才能保證用較少的藥物發揮最大的療效,降低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調血脂善用你左膀右臂
合理飲食
自古以來,我國對膳食的研究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多源營養理論。現代營養學也提出了七大營養素——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纖維素,這些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少的物質。
合理飲食,就是要求膳食中所含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數量要充足,比例要適當。營養所提供的熱量與機體所需熱量要維持平衡。
一個人一天所需能量根據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而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1人1日所需的熱量=標準體重(公斤)×1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千卡)。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5。如果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20%,為超重;超過20%,則為肥胖。如果實際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10%~20%或以上者,為體重不足或消瘦。
熱量攝入過多,不僅是血脂異常癥的誘因,也是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的誘因。但是如果長期攝入熱量過少,沒達到維持身體的最小限度熱量,則易出現饑餓性酮癥,久而久之會導致慢性營養不良等。
給人體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中,糖類占55%~60%,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0%~25%。糖類包括淀粉類食物如米、面、薯類等。糖的過量攝入,會轉化為脂肪,導致血脂異常,故應控制。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畜禽肉,魚、蝦等水產品,蛋、乳、豆類及其制品。脂肪類食物包括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特別應控制黃油、乳脂、肥肉的攝入。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對維持人體正常代謝起重要作用,但長期攝入過量,則使總膽固醇升高。膽固醇在雞蛋黃、動物內臟、魚、蝦中含量較多。其中雞蛋除了富含膽固醇外,還含有優質蛋白質、鐵、維生素等。每日食用一個雞蛋即可提供優質蛋白和足量的膽固醇。
食物纖維能抑制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同時使膽固醇與脂肪酸結合后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谷類、大豆、蔬菜均含有食物纖維,谷類還富含維生素B1,蔬菜所含熱量低,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等,宜多食。水果與蔬菜相比,雖亦含維生素、礦物質等,但其熱量較高,不宜多食,而且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滿足營養需要。木耳、海藻不含熱量,屬于易引起飽腹感的富含食物纖維的優質食品。
此外,一日三餐還應合理。早餐吃飽,中餐吃好,晚餐吃少。一日三餐應品種多樣,細嚼慢咽,保持標準體重。減量不等于減餐,減餐時營養素更有效地被利用,更易肥胖并導致營養平衡失調。因此,每餐都要有主食(米、面等)、主菜(富含優質蛋白的大豆制品、魚、蝦、肉、蛋等)、副菜(蔬菜),每日食品種類多就易于滿足機體對不同營養素的攝取,從而達到營養平衡。
適當運動
長期、有規律的運動是消耗熱量的主要途徑,能降低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但應掌握好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首先應盡量選擇適量的、全身性的、有節奏的、非競技性的運動項目,使全身各處都能得到鍛煉,如做操、打太極拳、慢跑、長時間快步行走等;特別是交誼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
其次要掌握好運動量。恰當的運動可達到預防的目的,反之,則會造成機體損害,促使疾病惡化。運動時間要因人而異,可根據運動習慣、生活方式等靈活掌握。一般每周應不少于5次,每次控制在30~40分鐘,以下午運動為好。
至于運動強度,一般以脈率來估算。中等強度運動的脈率=(220-年齡)×(60%~85%)。比如一個60歲的人,運動心率范圍=(220-60)×(60%~85%)=96~136次/分。一般可以在運動結束后立即數脈搏,測出每分鐘的心率。然后可以對比公式來調節自己的運動量。按照這個公式,一般運動30分鐘左右就較為合適。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鄰居患幽門螺桿菌送來燉雞塊,能吃嗎?
2024-10-24上午服過中藥,現能吃非洛地平緩釋片和
2024-10-24吃大豆卵磷脂后月經推遲 15 天未孕
2024-10-24肺動脈高壓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4丹參片有何作用,能治主動脈硬化和心絞
2024-10-24洋地黃中毒所致心律失常能用門冬氨酸鉀
2024-10-24復方丹參片主要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4奶奶心絞痛發作時痛得沒氣,能立刻緩解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