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習慣讓血管年輕 自我按摩保心血管健康
要預防或改善心腦血管病,血管健康是基礎。最近,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特任教授暨東京栗原醫院院長栗原毅,在日本《一周新聞》雜志上,向公眾介紹了讓血管恢復“青春”的3條生活習慣。
飲食上控糖。
日常飲食中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糖分能被人體迅速吸收,令血糖值急升,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以降糖,而胰島素具有把糖分轉化成甘油三酯的特性,從而會使血液變黏稠。
注意進食順序。
正確的進食順序是先吃蔬菜、海藻類、蘑菇等熱量少、消化需要一定時間的食物。每口食物咀嚼30次以上然后咽下,能在血糖值上升前就有飽腹感;隨后再吃主食和肉類,就能防止血糖值上升過快以及熱量攝取過量。有研究數據顯示,吃慢點,能讓飽腹感持續6小時;吃太快,2—3小時后就又有饑餓感。脂肪和蛋白質吸收慢,令血糖值不至上升過快,最好在用餐前先吃點肉類。
練練上肢肌肉。
35歲后,基礎代謝率會迅速降低,脂肪會堆積,血液也會變得黏稠。增加肌肉能改善代謝,促進脂肪燃燒,改善血液循環。因此中老年人應進行適度的肌肉鍛煉,如啞鈴運動和擴胸運動能鍛煉手臂和上半身的大塊肌肉,效果尤佳。
自我按摩保心血管健康
胸脅部有脾、膽二經脈所過;胸骨后有胸腺,是主宰免疫系統的中心;任脈有總任一身陰經的作用,貫穿胸肚腹中心線。經常按摩胸腹,能保持機體陰陽平衡與協調,保障心臟經絡通暢,保持心臟血液循環、活血化瘀,胸腺分泌的激素可增強人的免疫力,改善心肌缺血狀態,幫助冠狀動脈逐漸增粗和擴張,消除瘀塞,促進血管新生,建立側支循環,預防血栓形成,對防治心臟病,防癌抗感染及延緩衰老有著重要作用。現將自我按摩方法介紹如下:
1、撫摩胸口。
留內衣,仰臥床上,全身放松,兩手掌根分按兩乳房不動,兩手食四指并攏,用指頭撫摩胸口,同時右手向右旋轉50圈,左手向左旋轉50圈;再逆向旋轉各50圈。注意:本節對胸悶、心絞痛、哮喘、氣短等有緩解作用。但如不好轉,甚至持久性的胸骨后有壓榨性的劇痛,呼吸困難等胸部癥狀,超過30分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趕快去大醫院搶救。
2、雙掌重疊按摩胸腹。
以兩乳之間(膻中)丹田為中心,雙掌重疊,先把右手放底下、順時針方向旋轉50圈,再換左手放底下,逆時針方向旋轉50圈。反復進行,推呼氣、拉吸氣,逐步擴大范圍,動作要緩慢有力。
3、深呼吸雙掌交錯按摩胸腹。
用右手掌按壓在右脅肋上,左手掌按壓在左脅肋上,兩手同時用力往上提擦(大包、期門、天池、胸鄉、周榮等)至胸脯上(同時深吸氣),兩掌交錯對推,右手在上推摩(中府、云門、俞府、璇璣等),左手在下推搓(膺窗、膻中、中庭等),各至對側腋窩,再往下抹擦脅肋(同時深呼氣),左手拉摩經肚臍,右手拉摩經上、中、下脘等各自回到原地脅肋。吸氣時讓胸廓盡量擴張慢慢鼓起來;呼氣時讓胸廓盡量縮小、腹肌收縮。(稍停屏氣)反復鼻吸口呼1分鐘。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增強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4、兩手交替、拍胸捶背。
坐或站,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胸脯一下,同時用左手反臂反拳捶打后左背一下,兩手交替,前拍打胸脯,后捶打脊背(身柱、肺俞、心俞等)1分鐘。
以上方法,筆者每天晚睡前、早醒后,仰臥或坐床上(冬天睡被窩里,邊看、聽電視)各按摩一遍。堅持鍛煉數年如一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原患心動過緩癥十幾年,體驗后動態心電圖平均心率HR60次;患肺結核二三十年,現已鈣化多年不復發;原經常發生胸痛、胸悶、心悸、心絞痛多年,現已恢復正常;增強了免疫力,五六年不感冒了。
此法還可防治:心慌、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動過速、胸脅脹痛、氣管炎、肋間神經痛等。但是,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按摩只是“術”、是“法”;而“道”則是勿生氣,情緒穩定等。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