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癥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表現具有突發性、反復性、短暫性和刻板性等特點,因此診斷并不困難。但須注意與其他急性腦血管病和其他病因引起的眩暈、暈厥等相鑒別,如顏癇的部分性發作、梅尼埃病、偏頭痛、腦膜瘤、低血糖、低血壓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好發于50一70歲,男多于女,患者多伴音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起病突然,多在體位改變、活動過度、頸部突然轉動或屈伸等情況下發病,迅速出現局燈性神經系統或視網膜的功能缺損,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多在1h內恢復,最長不超過24h,不遺留任何后遺癥狀。常反復發作,每次發作時的癥狀基本相似。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癥狀
1、須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較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作少,但持續時間較久,且易引起完全性卒中。最常見的波狀是對側發作性的肢體單癱、面癱或偏癱。其他的癥狀還有對側單肢或偏身麻木;同側單眼一過性黑曙或失明,對側偏癱及感覺障礙;同側Horner征;對側問向性偏盲;優勢半球受累時還可山現失語。
2、椎—基底動脈系統TIA 較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多見,且發作次數也多,但持續時間較短。主要表現為腦干、小腦、顳葉、額葉及脊髓近端缺血。最常見的癥狀是眩暈、惡心和嘔吐,大多數不伴音耳鳴,為腦干前庭系統缺血的表現。少數伴有耳嗚,是內聽動脈缺血的癥狀。
腦干網狀結構缺Kn可引起趴例發作,表現為突然出現雙下肢無力而倒地,但可隨即自行站起,哭個過程中意識清楚。腦干和小腦缺血可引起下列癥狀,包括復視(眼外肌麻痹)、交叉性感覺障礙(延髓背外側綜合征)、服震、交叉性癱瘓、吞咽困難和構音障礙(真性或假性球麻痹)、共濟失調及平衡障礙、意識障礙(腦干網狀結構受損)。
(責任編輯:姜素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